创伤后应激障碍是由于个体经历、目睹或遭遇极其严重的创伤事件后,出现持续性心理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病理机制涉及大脑中的杏仁核、海马体等结构。当个体遭受严重创伤时,这些区域会受到激活,导致神经递质失衡,进而引发一系列的心理反应。主要表现为反复重现创伤体验的梦境或闪回,以及强烈的焦虑、恐惧感。患者可能还会出现回避与创伤有关的事物或环境,社交功能受损等症状。
诊断创伤后应激障碍通常需要进行临床评估,包括详细的精神状况检查和心理测评,如PCL-C量表。有时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脑成像扫描以排除其潜在的神经系统疾病。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和暴露疗法。药物治疗也可能被使用,例如抗抑郁药如舍曲林或抗精神病药如利培酮。
对于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人群,重要的是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避免过度刺激或触发创伤记忆。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规律作息、均衡饮食和适量运动,有助于缓解症状并促进康复。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从事精神病医疗工作40余年,原系江西省荣军医院副院长,曾先后在北京中科院心理研究所,上海安定医院等地进修学习。在全国和省级医学刊物上发表医学论文十余篇,从1993年到2005年,一直担任全国民政精神医学会理事、江西省精神医学会学会委员、江西省医学心理学会委员。擅长于精神疾病和心理疾病的诊治。对各类型的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包括狂躁症、抑郁症)、神经症(包括神经衰弱,焦虑症、紧张症、恐怖症、强迫症)癔症、癫痫性精神障碍,人格障碍,儿童精神病(包括儿童多动症)、老年性精神障碍以及躯体疾病引起的各种精神障碍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领域:擅长抑郁症,焦虑症,失腥症,双相情感障碍,孕产妇及围绝经期心理障碍,儿童多动症,老年痴呆等疾病诊治,尤其是对儿童青少年抑郁焦虑障碍的诊治及DBT心理治疗
擅长领域:各种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症,躁狂症,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顽固失眠症,各种神经症,各种心理障碍,老年痴呆症,心身疾病及精神发育迟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