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是指婴儿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内脑发育早期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非进行性、持久性的中枢运动功能障碍而出现的综合征。脑瘫患儿可表现为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还可伴有智力低下、感觉障碍等。
1.运动障碍:是最早出现的症状,主要表现在肢体无力、频繁抽动、角弓反张以及各种形式的不自主运动等。
2.姿势异常:由于肌张力较高或者较低所引起,常见于痉挛型双下肢瘫、痉挛型四肢瘫及不随意运动型脑瘫,其中痉挛型双下肢瘫患儿常呈剪刀状步态;痉挛型四肢瘫患儿则为鸭步,且两腿微屈,上肢也处于伸展位;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通常表现为各种形式的齿轮样姿势。
3.反射亢进:包括原始反射消失延迟、保护反射减弱或缺失、病理反射阳性等,如拥抱反射、握持反射、巴氏征、奥本海默征、Kernig征等。
4.肌张力改变:正常情况下肌张力随年龄增长逐渐降低,但脑瘫患儿的肌张力在婴幼儿时期可能增高,在儿童期则呈现低张力状态。
5.其他表现:部分脑瘫患儿还可能出现吸吮能力差、流口水较多、经常吐舌头等情况。
建议家长及时带此类患儿前往医院就诊,并遵医嘱应用盐酸舍曲林片、氟哌啶醇片等药物治疗,必要时可行手术矫正治疗。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