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急躁且难以自控的难受可能是饮食不当导致的,与疾病无关。若症状较为严重,也可能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焦虑症、围绝经期综合征等疾病有关,需要及时就医诊治。
一、非疾病因素:
饮用过多的咖啡、浓茶等,可能会导致过度摄入咖啡因,咖啡因会刺激神经系统,容易导致心慌、急躁等症状。建议适当减少咖啡因摄入,保持饮食均衡,有助于稳定情绪,无需进行其他特殊治疗。
二、疾病因素:
1、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由于甲状腺合成及释放过多的甲状腺激素,造成机体代谢亢进和交感神经兴奋。患者除了有心慌、手抖等躯体症状外,还常伴有情绪改变,表现为极易激动、烦躁不安、焦虑急躁,注意力难以集中。患者一般需要遵医嘱使用抗甲状腺药物进行治疗,如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等。
2、焦虑症:一种常见的精神心理疾病,其病因与遗传、心理社会因素等多方面相关。患者常常无缘无故地感到内心极度紧张、恐惧、急躁,这种情绪状态持续时间较长,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工作和社交。可以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识别和纠正负面思维模式,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氯硝西泮等药物进行改善。
3、围绝经期综合征: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波动或下降,引发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除了潮热、盗汗等身体变化外,情绪方面常表现为情绪低落、急躁易怒等。症状较重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可采用激素替代疗法,补充适量雌激素,改善症状。
当急躁情绪出现时,可以尝试深呼吸,放松身体肌肉,缓解不良情绪带来的不适感。症状持续加重时,可以到医院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和心理评估,明确病因。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失眠、嗜睡、头痛、头晕、紧张、易怒、注意涣散、健忘、萎靡不振、反应迟钝、药源性不适(心悸、盗汗、食欲不振、厌食、便秘、胸闷、乏力、闭经等)、双相障碍、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疑病症、神经衰弱、癔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精神分裂症、更年期综合征、老年性痴呆、性心理障碍、饮食障碍、学习障碍、应激相关障碍、多动症、抽动症、药物依赖、癫痫、脑及躯体疾病伴发精神障碍等神经精神(心理)疾病
擅长领域:脑血管病及常见神经系统疾病,躯体疾病合并焦虑抑郁障碍,各种病因所致认知功能减退和痴呆,轻中度抑郁症、焦虑症、更年期情感障碍等。配合药物进行心理咨询、心理治疗。
擅长领域:擅长瘢痫、帕金森、三叉神经痛、面瘫、头晕头痛、失眠、面瘫后遗症、脑血管病、肌张力障碍疾病等神经科疑难杂症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