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室首页 医院大全 科普问答 药品通 医生大全

肌肉震颤是怎么回事

2024-10-17 09:06:11 4574人浏览 举报/反馈

精选回答(1)

肌肉震颤可能是由肌张力障碍、神经源性肌萎缩、缺钙、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癫痫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肌张力障碍

肌张力障碍是一种运动障碍性疾病,由于大脑基底节内侧运动前回皮质、脑干、脊髓等部位的功能异常导致肌肉持续收缩引起痉挛、强直等症状。抗胆碱酯酶药物如盐酸苯海索可用于改善肌张力障碍患者的症状。

2.神经源性肌萎缩

神经源性肌萎缩是由于神经系统损伤引起的肌肉无力和萎缩。受损的神经无法有效地传递电信号到肌肉,导致肌肉不能正常地收缩和放松,进而出现震颤。物理疗法如功能性锻炼可辅助患者维持或恢复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

3.缺钙

缺钙会导致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加,当血钙浓度降低时,会引起肌肉抽搐,从而产生震颤的症状。补充钙剂如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可以纠正低钙血症,缓解肌肉震颤。

4.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由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所致,此时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使机体代谢加快,耗氧量增加,导致肌肉易疲劳,从而出现震颤的现象。抗甲状腺药物如甲巯咪唑片通过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来控制病情,减轻震颤症状。

5.癫痫

癫痫发作时,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局部形成痫灶后,异常放电会向周围扩散,导致肌肉阵发性抽搐,表现为肢体抖动、肌肉震颤等症状。抗癫痫药物如卡马西平片能够阻断神经细胞膜上的钠离子通道,减少异常放电的发生频率,对癫痫引起的肌肉震颤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针对肌肉震颤的情况,建议进行神经传导速度测试、肌电图检查以评估神经和肌肉功能是否正常。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避免过度劳累,有助于减少肌肉震颤的发生。

2024-10-17
相关问答 查看更多

拖动滑块,使图片角度为正

请求失败,请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