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粒细胞百分比偏低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主要包括生理性原因,如应激状态、药物影响,病理性原因如严重感染、恶性肿瘤等。
一、生理性原因
1.应激状态:当人体处于剧烈运动、精神过度紧张、寒冷刺激等应激状态时,体内会分泌肾上腺素等应激激素。这些激素会促使骨髓储存池中的嗜酸粒细胞释放减少,导致外周血中嗜酸粒细胞百分比暂时降低。
2.药物影响: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会抑制骨髓中嗜酸粒细胞的生成和释放。这是因为肾上腺皮质激素可作用于造血干细胞,抑制嗜酸粒细胞的分化和成熟,进而使外周血中嗜酸粒细胞百分比偏低。
二、病理性原因
1.严重感染:当发生严重的细菌感染,如败血症时,机体处于严重的应激和炎症状态,免疫系统会动员大量的白细胞参与抗感染过程,嗜酸粒细胞也会被大量消耗,从而使其在血液中的百分比降低。
2.恶性肿瘤:某些恶性肿瘤患者,尤其是在肿瘤晚期或发生转移时,肿瘤细胞会释放一些细胞因子和介质,如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等,这些物质会干扰骨髓的造血功能,抑制嗜酸粒细胞的生成,导致外周血中嗜酸粒细胞百分比偏低。
建议及时与专业医生沟通,医生会根据患者整体健康状况、症状表现等,进行全面评估并给出专业建议。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遵循医嘱,这对维护健康至关重要。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