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可出现于各个年龄段。儿童青少年多因肾脏、内分泌等疾病引发继发性高血压。中青年群体中,原发性高血压常见,不良生活方式及遗传因素是主因。老年阶段,血管硬化、慢性疾病增加使得高血压发病率显著上升。
儿童青少年时期,身体发育尚未成熟,肾脏疾病如肾小球肾炎、肾动脉狭窄,内分泌疾病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会干扰身体正常血压调节机制,从而引发高血压。
中青年长期精神紧张、熬夜、高盐饮食等不良生活习惯,叠加遗传因素,易促使血压升高。
步入老年,血管随岁月流逝逐渐硬化,弹性降低,血管阻力增加,血压自然上升。另外,老年人常伴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慢性病,进一步加大高血压发病风险。多种因素交织,使得老年成为高血压高发阶段。
鉴于高血压发病年龄跨度大,各年龄段都应重视预防。儿童青少年保证健康生活方式,定期体检筛查疾病。中青年及时纠正不良习惯,做好血压监测。老年人积极控制慢性病,改善生活方式。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高血压作为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疾病,它会引起头晕、眼花、心跳等症状,更严重的高血压患者会产生靶器官损害,主要是对心、脑、肾的损害。那么如何让高血压患者健康Hold住呢?39健康网专门去采访了广东省中医院心脏专科主任医师张敏州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