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首页 > 精编内容 > 权威资讯 > 正文

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心理引导

2024-04-03 18:05:3639健康网
核心提示: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心理引导需要考虑卒中后抑郁、卒中后认知障碍、卒中后焦虑症以及卒中后人格改变等病因。由于心理问题可能影响康复进程,建议在专业心理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干预。1.卒中后抑郁卒中后抑郁是由于脑部神经功能受损导致的情绪调节障碍。脑内神经递

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心理引导需要考虑卒中后抑郁、卒中后认知障碍、卒中后焦虑症以及卒中后人格改变等病因。由于心理问题可能影响康复进程,建议在专业心理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干预。

1.卒中后抑郁

卒中后抑郁是由于脑部神经功能受损导致的情绪调节障碍。脑内神经递质平衡被打破,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分泌减少,影响了情绪的正常表达。抗抑郁药物如舍曲林可以增加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浓度,改善情绪低落的症状。

2.卒中后认知障碍

卒中后认知障碍是由大脑血液循环受阻引起的局部组织缺氧、缺血、坏死,进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当大脑受到损伤时,可能会出现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从而影响日常活动能力。可遵医嘱使用奥拉西坦胶囊、吡拉西坦片等脑蛋白水解物进行治疗,能够促进突触再生和修复,提高神经兴奋性和传导速度,以达到缓解病情的目的。

3.卒中后焦虑症

卒中后焦虑症可能源于对自身健康的担忧以及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的压力。持续的应激反应会导致体内皮质醇水平升高,进一步加剧焦虑感。心理行为疗法如认知行为疗法可以帮助患者识别并改变负面思维模式,减轻焦虑情绪。

4.卒中后人格改变

卒中后人格改变是指卒中后个体的行为方式和情感表达发生持久且显著的变化。这种变化可能是由于大脑区域的功能失调,导致控制情绪和行为的能力减弱。建议家属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社交活动,有助于恢复人际交往能力和自信心。

针对缺血性卒中的患者,需要关注其心理健康状况,预防卒中后抑郁的发生。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帕罗西汀肠溶缓释片、氢溴酸伏硫西汀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闫振文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神经内科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吕崇江主治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领域: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并专于术后体质调理和亚健康保健。

  • 冯惠玲副主任医师佛山市中医院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耳鼻喉科的各种疾病。尤其专治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性鼻炎、哮喘、荨麻诊)

  • 杨大坚主任医师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不育、咳喘、哮证。对不孕不育、肺心病、急慢性前列腺炎、男女更年期综合征,胃肠疾病,眩晕等疑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