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首页 > 精编内容 > 权威资讯 > 正文

艾灸的作用是什么

2023-04-13 00:29:0639健康网

艾灸具有温经散寒以及促使人体气血的运行,还能够达到行气通络和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等作用。

艾灸本身是用艾绒,即艾蒿叶子通过晒干后经过捶打做成艾绒,制作成艾条或者艾柱,通过熏烤患者皮肤表面进行疾病的治疗方法。通常包括艾条灸、艾柱灸、温针灸等几种类型,艾柱灸是艾柱放在患者体表上或者粘在体表上进行艾灸。另一种情况是在针灸针上套上艾条,患者在扎上针后点燃艾条进行温针灸。艾灸是一种火,对患者通常具有温热、温通经络、助阳等作用。艾灸局部后温度加快,会促进患者局部血液循环,因此艾灸对患者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对于寒性疾病的患者,如气滞血瘀,部分患者属于阳虚,尤其是肾阳虚、脾阳虚,一般患者都可用艾灸进行治疗,不同的治疗目的需选择不同的穴位。正常健康的生命活动,通常都依赖于气血的运行,如果气滞则会造成患者出现血瘀,此时需要配合医生采取艾灸治疗,对于气滞血瘀患者通常有较好的帮助。患者在做完艾灸之后,由于此时毛孔是处在张开的状态,短时间内最好不要吹空调或者是电风扇,以免导致大量寒气入侵体内,对身体健康产生伤害。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适当休息,艾灸以后不要马上起来走动或从事重体力劳动。患者需要平卧休息15至20分钟,使气血恢复平稳,再起来活动。患者需要多饮用温水,艾灸以后体内代谢旺盛,多饮用温水,有助于体内的代谢废物排出体外,发挥艾灸的疗效,注意避免着凉。

曹晓菊主任医师 陕西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主任医师,擅长于中医治疗妇科病,更年期疾病等疾病

特别策划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