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室首页 医院大全 科普问答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医院地址重庆铜梁

咨询电话020-85501999

铜梁耳鼻喉科医院logo 铜梁耳鼻喉科医院 (铜梁耳鼻喉科医院排名,铜梁耳鼻喉科医院预约挂号,铜梁耳鼻喉科专科医院)

牙龈萎缩怎么判断

2023-12-14 18:20:59 举报/反馈

精选回答(5)

牙龈萎缩是指正常情况下附着在牙齿周围的牙龈组织向根面或者牙槽骨方向退缩的生理现象。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牙颈部楔状缺损、牙间隙增大、牙本质过敏等,严重时可导致牙根暴露引起牙髓病变。
1.牙颈部楔状缺损:由于患者刷牙方式不当,如横着刷牙,容易使牙颈部发生楔状缺损而造成牙龈萎缩。如果发现有明显的牙颈部楔状缺损,并且伴有牙龈萎缩的情况,则需要及时纠正不良的刷牙习惯,可以采用竖着刷牙的方法进行改善。
2.牙间隙增大: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长期咀嚼较硬的食物,可能会出现牙周膜纤维被破坏的现象,从而会导致牙缝逐渐变大,甚至会出现食物嵌塞的症状。此时可以通过洗牙的方式进行治疗,能够去除口腔内的牙结石和色素沉积,还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牙龈萎缩的情况。
3.牙本质敏感:若患者的牙釉质受到损伤后,会使细菌侵入到牙体硬组织内,形成龋洞,还会刺激牙神经引发疼痛症状。而且当牙龈萎缩以后,也会对冷热刺激产生反应,比如遇冷风时牙齿酸痛等。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氟化亚锡溶液含漱,也可以服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颗粒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4.牙根暴露:如果患者的牙龈已经出现了萎缩的情况,而且比较严重,则会导致牙根外露,吃东西的时候会感觉发涩。此时则需要及时去医院进行补牙处理,以免加重病情。
5.牙髓病变:若患者未及时治疗,随时间推移牙龈进一步萎缩,可能就会导致牙根完全暴露,进而诱发牙髓炎、根尖周炎等疾病的发生。此时需积极配合医生通过牙髓切断术等方式进行治疗。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做好口腔卫生工作,养成早晚刷牙的好习惯,饭后勤涑口,有助于预防牙龈萎缩。必要时还需定期到医院检查牙齿情况,一旦出现问题及早治疗。

2023-12-14

如果出现牙齿有缝隙、刷牙出血、牙缝变大等现象时,可能是由于牙龈萎缩导致。另外还可以通过观察牙根暴露情况、探诊反应以及X线检查来辅助诊断。
1.牙齿有缝隙:正常情况下,牙龈缘附着在牙槽骨的边缘,形成一个致密的整体,但如果发生牙龈退缩,则会暴露出牙颈部的牙本质,从而会出现牙齿表面有缝隙的情况。
2.刷牙出血: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长期不良习惯的影响,如横刷法刷牙,可能会引起牙龈组织损伤,造成牙龈炎,甚至发展为牙周病,而表现为牙龈红肿、质地松软,并且容易出血。当患者用力刷牙时可出现血迹,但一般不会伴随明显的疼痛症状。
3.牙缝变大:若存在牙龈萎缩的现象,则会导致牙根暴露得越来越多,进而使牙缝逐渐增大,严重者还可能出现食物嵌塞的症状。
4.牙根暴露:正常的牙龈缘覆盖全部牙面,呈粉红色的黏膜组织样外观,而牙龈退缩则会使牙根外露,尤其是对于个别牙或者少数牙的牙龈退缩,可以看到牙根的颜色是灰黑色或者是暗黄色,这是由于牙根暴露于口腔当中受到外界刺激所形成的颜色改变。
5.探诊反应:用探针进行探查时,可以发现牙龈缘与牙面附着紧密,没有间隙,探触到牙根尖面较为光滑,无明显凹陷。但在牙龈退缩后,探针沿着牙颈部可以插入到牙龈与牙根之间,此时会有探探入而不拔出的感觉,而且探针会在进入之后不能退出。
建议平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保持口腔卫生,早晚按时刷牙,饭后及时漱口,以免细菌滋生诱发龋齿。必要时也可遵医嘱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改善不适。

2023-12-21

牙龈萎缩是指正常情况下附着在牙齿周围的牙龈组织向根面或者牙槽骨方向退缩的生理现象。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则可考虑为牙龈萎缩:1.咬合线变低:随着年龄增长以及咀嚼习惯改变等,长期使用一侧进行咀嚼,导致双侧牙列不平衡,长期用后牙代偿,可能会造成前牙区牙龈退缩,形成明显的咬合线。
2.探诊出血:由于口腔卫生不佳、食物嵌塞等原因,刺激牙周袋产生炎症反应,当用手探触时会出现出血的情况。
3.牙缝增大:若患者发现进食粗糙的食物易卡顿于相邻牙齿之间,并且伴有疼痛感等症状时,可能是由于牙周炎引起牙龈萎缩所致。
4.牙松动:由于不良饮食习惯等因素,使细菌侵入体内并大量繁殖,诱发牙周病,严重者会导致牙齿松动甚至脱落。
5.口臭:若患者自觉有口臭症状,同时伴有上述不适症状时,提示可能与牙结石堆积、菌斑形成有关,需要及时去除局部刺激因素。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成早晚刷牙的好习惯,饭后勤漱口,避免引发龋齿。

2023-12-28

临床中导致牙龈萎缩的原因较多,如遗传因素、精神压力大等生理性原因,以及口腔卫生不佳、牙结石过多、炎症刺激等因素。通常可以通过观察自身情况来初步判断是否出现牙龈萎缩的情况。
1.牙齿变敏感:如果患者在进食冷热食物时,会出现牙齿酸痛的现象,则可能提示存在牙龈退缩的问题。
2.牙齿松动:随着年龄增长,部分老年人可发现自己的牙齿逐渐变得不牢固,在吃东西后容易出现脱落现象,此时则需考虑是否存在牙龈萎缩的情况。
3.牙缝增大:由于长期的咀嚼习惯或者咬硬物等原因,可能会使患者的牙槽骨吸收,从而引起牙缝增大的情况发生,此时也可怀疑是因牙龈萎缩所致。
4.牙根外露:若患者的门牙牙冠部位有比较宽的颈部,则有可能会因为长时间咀嚼而被磨除,进而露出牙本质,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牙龈也会逐渐萎缩,所以当患者出现此类情况时,也可以基本判定为牙龈萎缩。
5.龋齿:如果患者的牙齿上出现黑色的小孔洞,则可能是由于细菌感染所引起的龋齿症状,一般也与牙龈萎缩有关。
但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判断仅为推测,具体情况还需到医院进行检查方能确定。另外,对于已经出现牙龈萎缩的患者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并积极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2024-01-04

牙龈萎缩是指正常情况下附着在牙齿周围的牙龈组织向根方向移动、甚至有部分牙龈从牙齿上脱离的情况。一般可以通过临床检查、探诊出血情况、X线片观察、咬合关系以及相关检查来判断。
1.临床检查:如果发现患者的牙颈部出现明显的缺损,或者存在深龋洞等不易清洁的位置,则可能由于长期未进行清理而发生牙周炎导致牙槽骨吸收,从而引起牙龈退缩的现象。此外,还可能会伴有口臭、牙松动等症状。此时建议患者及时到医院就诊,并通过探针检测是否存在牙周袋,若探针可以进入则提示可能存在较深的牙周袋,进而说明存在较为严重的牙龈萎缩现象。
2.探诊出血情况:正常的牙龈呈粉红色,且不会出血,但如果医生使用探针触碰牙龈时可轻微渗血,则提示可能存在炎症反应和血管充血的情况,也可能表明该处已经接近牙根面,即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牙龈萎缩。
3.X线片观察:拍摄X线片后通常会显示大部分牙根暴露于牙龈之外,也可作为辅助诊断依据。
4.咬合关系:若患者的咬合位置异常,则可能是由于口腔内存在的不良习惯所致,如偏侧咀嚼等,也有可能是由于长期单侧咀嚼而导致双侧牙槽骨水平不平衡,进而表现为一侧牙龈明显萎缩的症状。
5.相关检查:对于因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的牙龈萎缩,还可以进行基因学检查明确具体病因。而对于全身性疾病引发的牙龈萎缩,则需要完善血糖、血压等相关指标以明确诊断。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良好的刷牙习惯,避免进食过硬的食物,以免加重对局部的刺激。若症状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并积极治疗。

2024-01-11
相关问答 查看更多
主治疾病
耳鼻喉 季节性鼻炎 链球菌性咽炎爆震性耳聋 扁桃体发炎
专家团队更多
  • 程莉广 医师 程莉广 医师

    擅长:耳鼻喉,淋菌性咽炎,鼻息肉急性鼻窦炎,季节性鼻炎,

  • 刘林花 主治医生 刘林花 主治医生

    擅长:耳鼻喉,中枢性耳聋,小儿过敏性鼻炎小儿急性喉炎,淋菌性咽炎,

  • 许三 医师 许三 医师

    擅长:耳鼻喉,鼻干燥,传导性耳聋声带肥厚,中枢性耳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