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如果是生理性因素引起的早搏,是有可能自愈的;但如果是病理性因素导致的早搏,如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等,通常很难自愈。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确定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的早搏症状。
如果是生理性因素引起的早搏,是有可能自愈的;但如果是病理性因素导致的早搏,如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等,通常很难自愈。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确定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的早搏症状。
- 小儿在情绪紧张、过度疲劳、睡眠不足或者受到惊吓后,可能会出现早搏的情况,通常是由于交感神经兴奋或者心脏受到暂时的刺激而引起的。随着小儿的生长发育,心脏功能逐渐完善,以及诱发因素的去除,早搏有可能自行恢复正常。这种情况下,家长应密切观察孩子的症状变化,定期进行心电图等检查,以监测早搏的变化情况。
- 然而,如果小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等,心脏的结构异常会导致血流动力学改变,使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环境发生变化,从而引起早搏。这种情况下,只要心脏的结构缺陷没有得到纠正,早搏就会持续存在。另外,心肌病也是导致小儿早搏的一个重要原因,例如扩张型心肌病或肥厚型心肌病,心肌细胞的病变会影响心脏的传导系统,引发早搏,还可能伴随其他心律失常,如心动过速、心房颤动等。
对于早搏的患儿来说,如果症状由可逆的诱发因素所致,应去除诱发因素,如改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等。如果早搏伴有基础心脏疾病,则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如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营养心肌药物等。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注意让孩子保持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度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以减轻心脏负担。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