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使用维生素K1需个体化评估,注意剂量和监测。
维生素K1,全称是叶绿醌,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对于血液凝固过程至关重要,因为它参与了某些凝血因子的合成。长期使用维生素K1的适宜性主要取决于个体的健康状况和用药目的。对于有凝血障碍、抗凝药物过量或维生素K缺乏的人群,长期适量补充维生素K1是必要的。然而,过量使用可能会抵消抗凝药物的效果,导致血栓风险增加。此外,长期大剂量使用可能会影响肝脏功能,因为维生素K1主要在肝脏代谢。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如肝病患者或正在服用华法林等抗凝药物的患者可能需要定期监测维生素K1水平。这些患者在改变饮食(增加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或开始新的药物治疗时,可能需要调整维生素K1的剂量。
对于这类人群,应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用药,并定期进行医学检查以评估疗效和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同时保持均衡饮食,并避免自行调整药量或停药。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最近,一项研究结果为“补充维生素D对健康人的骨密度没有任何影响,因此服用维生素D补充剂并不能降低人们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刊登在著名杂志《柳叶刀》上,一些患者因此质疑维生素D对骨质疏松防治的作用。那么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还要不要服用维生素D?39健康网就此咨询了广东省人民医院骨质疏松防治中心吴文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