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吡嗪酰胺可能会影响结核病的治疗效果,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按时服药以确保疾病的有效控制。
吡嗪酰胺是结核病治疗中常用的药物,其作用机制是抑制结核分枝杆菌的生长繁殖。不吃吡嗪酰胺可能导致结核病的治疗效果减弱,甚至导致病情恶化。长期不吃药可能会导致耐药性产生,增加治疗难度和风险。耐药性是指细菌对某种药物产生抵抗性,如果长期不吃吡嗪酰胺,可能会导致结核分枝杆菌对其他抗结核药物也产生耐药性,从而影响整个治疗方案的实施。
在医生指导下按时服药是确保结核病治疗效果的关键。如果出现漏服或忘记服药的情况,应尽快补服,并告知医生以调整后续治疗计划。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今年3月24日是第19个世界结核病防治日,今年的主题是“你我共同参与 依法防控结核”。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菌可能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