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糖阈降低可能会增加糖尿病和其并发症的风险,因此需要密切关注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肾糖阈降低是指肾脏对血糖的清除能力下降,当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值时,尿液中会出现葡萄糖。这可能是由于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或遗传因素等原因导致的。长期的高血糖状态可能导致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等并发症。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会导致高血糖、尿糖和多尿等症状。长期高血糖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此外,高血糖还会导致肾脏损伤,引起肾小球硬化和肾功能减退。
对于肾糖阈降低的人群,应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饮食控制和适量运动。必要时可能需要使用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作为一个糖尿病患者或者患者家人,至少会有一个概念,那就是糖尿病治疗的重点是控制血糖,只要将血糖、血压、血脂长期稳定控制在比较好的状态下,就可以控制糖尿病病情发展,延缓并发症出现,提高生活质量。而有胰岛素抵抗的糖尿病患者,应该如何做好血糖控制工作?为此,39健康网编辑采访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内科主任、硕士生导师李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