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损伤可以采取手术修复、胆管支架置入、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等措施进行治疗。
1.手术修复
手术修复包括开腹探查、胆道重建等步骤。例如,在发现胆管损伤后,医生会立即进行手术,找到并修补受损部位。通过直接观察和处理受损区域,恢复胆管正常功能,防止进一步并发症的发生。适用于因外伤或其他原因导致的急性或慢性胆管损伤。
2.胆管支架置入
胆管支架置入是经皮穿刺将支架放置于狭窄或阻塞的胆管内部,如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中使用支架。支架扩张狭窄的胆管,改善胆汁引流,缓解症状,为后续治疗提供条件。适用于无法耐受手术或需要短期支持的患者,如晚期肿瘤压迫引起的胆管梗阻。
3.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
ERCP是在内窥镜引导下,通过十二指肠乳头插入导管至胆总管和胰管,然后注入对比剂进行影像检查。ERCP可直接观察胆管情况,同时可通过插管进行治疗,如支架植入或取石。适用于诊断和治疗胆管疾病,如结石、狭窄、肿瘤等。
术后应遵循医嘱,注意饮食调整,避免油腻食物,以减少胆汁分泌,促进伤口愈合。此外,定期复查也非常重要,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可能的并发症。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