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产期抑郁症是指女性在怀孕、分娩和产后等围产期阶段出现的抑郁症状。
围产期抑郁症的病理机制可能涉及激素水平的变化、神经递质失衡以及应激反应增强。妊娠期间,雌激素和孕酮水平会急剧上升,而分娩后这些激素水平迅速下降,可能导致大脑化学物质的不平衡,从而引发情绪波动。围产期抑郁症的症状包括持续的情绪低落、对日常活动失去兴趣、睡眠障碍、食欲改变、疲劳感、自评价降低、注意力难以集中等。严重的患者可能会有自杀念头或行为。
针对围产期抑郁症的诊断通常需要进行心理评估,如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DepressionRatingScale)。此外,医生还可能会建议进行血液激素水平检测,以评估激素变化是否与抑郁症状有关。围产期抑郁症的治疗可以采用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相结合的方式。常用的抗抑郁药包括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如氟西汀、舍曲林等。同时,认知行为疗法(CBT)可以帮助患者识别并改变不健康的思维模式,缓解抑郁症状。
对于患有围产期抑郁症的女性,家人和社会的支持非常重要。建议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压力,定期参加孕妇瑜伽或其放松活动,有助于改善心情和减轻抑郁症状。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作为刚生产完的新妈妈,面对着照顾新生儿和自己产后身体的突然转变,常会产生不安、沮丧、易怒的情绪,严重的,就会有自杀或伤害婴儿 的倾向——这就是我们常听到的产后抑郁症。那么,为何女性易患产后抑郁症,女性易患产后抑郁症与哪些因素有关?应该如何预防产后抑郁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