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激是指机体在受到各种刺激时出现的生理和心理反应。
当机体遭遇压力源如生活事件、环境改变等,会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导致激素水平升高,从而引发一系列生理变化。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可能导致免疫系统功能下降,增加患病风险。应激状态下可能出现心悸、出汗、呼吸急促、肌肉紧张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影响睡眠质量,甚至引起消化不良、头痛等问题。
应对应激状态的心理健康状况可以通过心理评估工具进行测量,例如抑郁自评量表(SDS)或焦虑自评量表(SAS)。而身体方面的应激反应可通过血液检测来观察激素水平的变化。针对应激引起的不适,可以采取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等缓解身心压力。对于严重的应激障碍,认知行为疗法(CBT)和药物治疗如抗抑郁药或抗焦虑药可能是必要的。
建议定期监测自己的情绪变化,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注意饮食均衡,适当运动以增强体质。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