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性眩晕是指由于颈椎病导致的椎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症状。
当颈椎发生退行性改变时,如骨质增生、韧带钙化等,会压迫到周围的血管和神经。当椎动脉受到压迫时,会导致其供血减少,从而引起脑部缺氧,引发眩晕的症状。患者可能会出现反复发作的眩晕感,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伴随耳鸣、听力下降等情况。此外,部分患者还会感到颈部疼痛、僵硬,甚至手臂麻木无力。
针对颈性眩晕的诊断,通常需要进行头颅MRI、颈椎X线片或CT扫描等影像学检查,以评估颈椎结构的变化情况。有时医生也会建议进行眼震电图检查,以评估眼部运动功能是否正常。对于颈性眩晕,主要治疗方法包括物理疗法、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物理疗法主要包括颈椎牵引、按摩、针灸等;药物治疗则可能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来缓解炎症反应和疼痛;若保守治疗无效且病情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则可能考虑手术干预,如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
日常生活中应避免长时间低头工作或学习,注意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定期进行颈部伸展运动,有助于预防颈性眩晕的发生。同时,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