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首页 > 精编内容 > 权威资讯 > 正文

心脾两虚的原因

2023-12-23 01:15:1239健康网
核心提示:心脾两虚的原因可能包括饮食不节、过度劳累、情志内伤、久病失养、年老体弱等,这些因素导致气血生化不足,进而影响心脏和脾胃的功能。针对心脾两虚,中医通常采用补益心脾的治疗方法,如服用归脾丸、人参健脾丸等药物改善症状。

心脾两虚的原因可能包括饮食不节、过度劳累、情志内伤、久病失养、年老体弱等,这些因素导致气血生化不足,进而影响心脏和脾胃的功能。针对心脾两虚,中医通常采用补益心脾的治疗方法,如服用归脾丸、人参健脾丸等药物改善症状。

1.饮食不节

长期饮食不当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减退,气血生化之源不足,进而引起心脾两虚。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和增加营养摄入来改善状况,如适当食用红枣、龙眼等食物。

2.过度劳累

长时间的脑力劳动或体力活动会导致身体消耗过大,从而影响到心脏和脾脏的功能。可采用中药调理的方法进行缓解,如归脾丸、人参健脾丸等药物可以起到补气健脾的作用。

3.情志内伤

长期精神紧张或情绪波动大,容易损伤人体的气血,使心血不足而出现失眠多梦等症状;脾气虚弱则会出现食欲下降的情况。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安神定志丸、天王补心丹等中成药进行调理,能够宁心安神。

4.久病失养

久病失养是指长期患病后机体得不到充分的滋养,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进而引起心脾两虚的症状。可以通过针灸穴位刺激的方式辅助改善病情,比如三阴交穴、足三里穴等,但需由专业中医师操作。

5.年老体弱

随着年龄增长,体质逐渐衰退,气血生化之源不足,久则心脾受损,表现为面色萎黄、食少倦怠、失眠多梦等不适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十全大补汤、八珍汤等方剂进行治疗,以达到补益气血的目的。

建议定期进行体检,包括血常规、甲状腺功能测定等,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患者平时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疲劳,有助于减轻心脾两虚的症状。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任培华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中医科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