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是指女性在分娩后由于盆底肌肉和韧带的损伤导致的盆底功能下降。
分娩过程中,尤其是经阴道分娩时,胎儿通过产道会对盆底肌肉和韧带造成一定的压力和拉伸。如果分娩过程不顺利或者使用了助产工具,如胎头吸引器或产钳等,都可能导致盆底肌肉和韧带受到过度牵拉而受损。主要表现为尿失禁、排便困难、性生活不适等症状。患者可能会出现尿频、尿急、难以控制排尿的情况,还可能出现便秘、大便费力等情况,以及性交疼痛、阴道松弛等问题。
常规的盆底功能评估包括肛门指诊、盆底肌电图、盆底超声检查等。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盆底肌肉的功能状态,确定是否存在盆底功能障碍。针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可以采取物理疗法、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方式进行处理。物理疗法主要包括盆底肌肉锻炼、生物反馈训练等;药物治疗可能需要使用抗胆碱能药物,如奥昔布宁,以改善膀胱功能;对于严重的盆底脱垂情况,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如阴道前壁修补术。
建议产妇在产后定期接受盆底康复训练,以增强盆底肌肉的力量和弹性,预防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此外,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也有助于促进身体恢复和健康。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产后尿失禁多因阴道分娩过程中,胎儿经过产道时导致盆底肌肉群拉伤所致。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张晓薇主任表示,剖宫产同样也会导致产后尿失禁。因为怀孕期间的激素影响及子宫体积增加,会造成尿液增多,子宫也会扩大而压迫到膀胱、尿道,就会开始有尿失禁的症状。很多人认为,只要避免阴道分娩的过程,尿失禁就不会发生。事实并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