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首页 > 精编内容 > 权威资讯 > 正文

湿热下注的症状

2023-07-14 16:49:2239健康网

湿热下注是中医的一种证型,指的是湿热在体内停留,导致脏腑经络运行受阻,引起全身性的不适症状。根据不同证型,湿热下注的症状会有所不同。

1、脾胃湿热证

脾胃湿热证是指湿热在脾胃内停留,影响脾胃功能。通常会出现口干口苦、食欲不振、腹胀、大便黏腻、小便黄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服用甘露消毒丸、葛根芩连丸等药物进行调理。

2、肝胆湿热证

肝胆湿热证是指湿热在肝胆内停留,可能是外感湿热,也可能是饮食不当,导致湿热内生。肝胆湿热证常出现口苦、胁肋胀痛、灼热疼痛、小便黄、大便不调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服用龙胆泻肝丸、茵陈五苓丸等药物进行调理。

3、膀胱湿热证

膀胱湿热证是指湿热在膀胱内停留,可能是外感湿热,也可能是饮食不当,导致湿热内生。膀胱湿热证常出现尿频、尿急、尿道涩痛、小便短赤、腰部胀满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服用八正颗粒、热淋清颗粒等药物进行调理。

除上述症状外,湿热下注还会出现阴囊潮湿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平时应注意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如辣椒、洋葱等,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如芹菜、苹果等。适当进行体育锻炼,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

武志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中医科

特别策划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