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怀疑存在心脏病变,可以进行心电图、动态心电监护、超声心动图等基本检查。另外,还可通过心肌酶学检测、X线检查、心导管检查以及心血管造影等方式辅助诊断疾病。
1.心电图:为临床最常用的心脏检查之一,可显示各时相心壁复极过程的电变化,对诊断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及心功能不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对于明确是否存在先天性心脏病等情况也有一定的作用。
2.动态心电监护:主要是将两套或多套心电设备分别连接到患者胸部不同部位皮肤上,持续监测并记录患者24小时内心电活动的变化情况,以观察病情发展和判断预后。此项检查适用于各种类型休克患者的疗效观察,也可用于心律失常、各类快速或缓慢型心律紊乱、心肌梗塞早期、严重心力衰竭等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3.超声心动图:是一种无创性的检查方法,利用二维超声技术获得心脏结构图像,并根据其运动、搏动及血液流动的特点来评价心脏的解剖结构、心室腔大小、瓣膜状况、心功能状态及血管关系等。该检查有助于了解心脏结构是否异常,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洛四联症等疾病。
4.心肌酶学检测:包括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等指标,可用于心肌梗死、病毒性心肌炎等心脏疾病的诊断。
5. X线检查:当怀疑患有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缩窄、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时,可通过拍摄胸片的方式辅助诊断。
6.心导管检查:通常作为介入治疗前的准备,即在局部麻醉下经股静脉插管,把压力计放入升主动脉或右心房,测量肺动脉血压及右心室流出道的压力梯度,从而评估心脏手术的指征。该项检查主要用于心功能测定、心内肿瘤的定位诊断及选择性心腔充盈显像等。
7.心血管造影:一般是在局麻下行股动脉穿刺,将特异器械引入动脉腔,从造影片上可显示出心脏大血管及冠状动脉的形态、位置、走向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助于诊断心包积液、心肌梗死、先心病等疾病。
除上述常见检查外,还有核素检查、心向量图检查、生物反馈治疗仪等,建议出现不适症状后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完善相关检查,以便于明确病因后积极采取干预措施。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痔疮、复杂性肛瘘、顽固性便秘、直肠息肉、肛瘘、肛裂、肛周脓肿、肛门湿疹、直肠脱垂、结肠易激综合症、溃疡性结肠炎、肛门术后并发症后遗症等肛肠疾病,特别是对疑难肛肠疾病有着独特治疗方案。
擅长领域:消化系统疾病,如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便秘、口臭、消化不良、胆汁反流性胃炎、食管炎、幽门螺旋杆菌、胃胀气、胃酸烧心、十二指肠炎、胃痛胃疼、肠胃炎等胃肠系统疾病。
擅长领域:擅长抑郁症,失眠,焦虑症,心理咨询,强迫症,精神分裂,戒网瘾,戒酒,双相情感障碍等精神心理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