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接种乙肝疫苗后,接种处变成一个包,可能是注射时损伤到局部肌肉造成的,但不排除是感染、过敏等原因导致的,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1、注射时损伤到局部肌肉
如果接种乙肝疫苗时,操作不当,可能会损伤到局部的肌肉,从而出现肿胀的情况。建议家长不用过于担心,可以通过冰袋冰敷的方式进行处理,过段时间以后,一般可以自行缓解。
2、感染
如果在接种乙肝疫苗的过程中,不注意针眼部位的护理,可能会使局部受到细菌的感染,也有可能会出现触摸疼痛、皮肤发热等现象。建议家长遵医嘱使用医用酒精、医用碘伏等药物进行消毒处理,也可以使用医用棉棒进行压迫治疗。
3、过敏
如果宝宝属于过敏性体质,而且对乙肝疫苗中的成分过敏,此时可能会诱发过敏反应,从而出现皮肤瘙痒、皮肤长红疹等症状。建议家长遵医嘱配合使用氯雷他定糖浆、盐酸西替利嗪糖浆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使用医用棉棒进行压迫治疗。
除以上比较常见的原因以外,还可能与接种失败等原因有关,需要根据引起的原因进行处理。
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最好措施。接种乙肝疫苗成功的标志是体内出现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成年人接种乙肝疫苗后,出现乙肝病毒表面抗体的几率为95%,学龄前儿童为96.6%。也就是说,有5%左右的人在接种乙肝疫苗后不会出现保护性抗体——乙肝病毒表面抗体,起不到预防乙肝的作用。那么,在接种乙肝疫苗后,不产生抗体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