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超过38.5°C时可以吃退烧药,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退烧药。临床上常用的退烧药有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
1、布洛芬
布洛芬属于非甾体类抗炎药,可以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具有解热镇痛的作用,可以用于缓解轻、中度的疼痛,如头痛、关节痛、偏头痛、牙痛、肌肉痛、神经痛、痛经等,也可以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服用布洛芬时需要注意,有消化性溃疡、重度心力衰竭患者禁用,有肝脏疾病、肾脏疾病或者糖尿病的患者,需要在咨询医生后服用。如果在服用布洛芬后体温没有下降,应该及时就医或者更换药物。
2、对乙酰氨基酚
对乙酰氨基酚为临床上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药,通过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前列腺素合成酶,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以及释放,使外周血管扩张、出汗,以达到解热的作用。可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也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关节痛、偏头痛、牙痛、肌肉痛、神经痛、痛经等,也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肝肾功能不全者、对该药过敏者以及对阿司匹林过敏者禁用,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老年人慎用。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如腹痛、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通常可自行消失。过量服用该药可能会出现头痛、头晕、视力模糊等症状,一般停药后症状会消失。需要注意,对乙酰氨基酚过量服用时,可出现肝脏、肾脏损害,严重者可致肝坏死或者肾衰竭。因此服药期间需要定期监测肝肾功能,以便及时发现不良反应并进行处理。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