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可以适量吃一些夏威夷果,但是糖尿病伴重度肥胖的患者不建议食用。
就目前的研究发现来说,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是糖尿病的主要发病原因。糖尿病的早期症状可能很轻,甚至没有症状,多在体检时发现。部分糖尿病患者早期会出现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1型糖尿病可能会出现酮症酸中毒,糖尿病中晚期可能会有视网膜病变、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夏威夷果属于坚果的一种,含有丰富的脂肪、蛋白质、维生素E等营养元素,并且偶尔吃一点不会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产生较大的波动。但是,如果一次性多吃或者长期大量吃夏威夷果可能会引起血糖升高,所以需要适量吃。同时,对于糖尿病伴有严重肥胖的患者不宜吃夏威夷果,因为其脂肪含量较高,不利于减肥。
糖尿病患者需进行饮食调理,注意减少高糖食物的摄入,推荐摄入低升糖指数食物,通过合理饮食能够辅助降低血糖。平时最好不要一次性进食过多,需要少食多餐。规律运动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提高生活质量,有助于控制血糖、减少心血管危险因素。运动治疗宜在相关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如果通过饮食、运动无法控制血糖,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比如可以服用二甲双胍,同时还可以选择进行胰岛素注射,比如使用速效胰岛素、短效胰岛素来进行治疗,能够有效降低血糖。
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时,应立即去医院内分泌科就诊,进行相关的检查,明确病因后遵医嘱治疗。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作为一个糖尿病患者或者患者家人,至少会有一个概念,那就是糖尿病治疗的重点是控制血糖,只要将血糖、血压、血脂长期稳定控制在比较好的状态下,就可以控制糖尿病病情发展,延缓并发症出现,提高生活质量。而有胰岛素抵抗的糖尿病患者,应该如何做好血糖控制工作?为此,39健康网编辑采访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内科主任、硕士生导师李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