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身上有针尖样出血点,但血常规正常可能是由于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症、单纯性紫癜等因素导致的。可通过口服药物、家庭护理等方式进行治疗。
1、过敏性紫癜
若孩子属于过敏体质,在接触到过敏原时,比如食物、药物、昆虫等,会导致身体出现免疫反应,从而引起皮肤症状。可表现为皮肤出现不同程度的紫红色淤斑、按压时褪色,并伴有关节肿痛、腹痛等症状。可遵医嘱服用氯雷他定片、马来酸氯苯那敏片等药物治疗,可有效的改善症状。同时应避免接触过敏原,以免导致病情反复。
2、血小板减少症
若孩子患有感染或者自身免疫性疾病,会导致血小板被破坏,从而引起血小板减少症。使皮肤出现针尖样出血点、瘀斑,并伴有鼻腔出血、牙龈出血等症状。可遵医嘱服用醋酸地塞米松片、醋酸泼尼松片等药物治疗,可有效的缓解症状。平时应多吃些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等,可对身体恢复有一定的帮助。
3、单纯性紫癜
若孩子患有单纯性紫癜,会导致皮肤黏膜下出现淤点、瘀斑,多分布于双下肢,可自行消退,但容易反复发作。可遵医嘱服用维生素C片、维生素K1片等药物治疗,可有效的改善症状。平时应避免使用过紧的腰带,以免对皮肤造成摩擦,导致病情加重。
除以上常见原因外,还有可能是由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因素导致,应完善检查对症治疗。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