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失明后,有可能可以复明,也有可能无法复明,主要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来决定。
1、可以复明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主要是因为糖尿病导致血液中的糖含量比较高,会对血管造成一定的损伤,会导致视网膜微血管出现异常,会引发视网膜病变,主要症状表现为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眼睛疼痛等。如果积极治疗,控制血糖,可以有效延缓病情发展,避免出现失明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等口服降糖药物进行治疗,还可以遵医嘱通过注射胰岛素,改善症状。
2、无法复明
如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病情比较严重,出现视网膜脱离、黄斑水肿等情况,并且没有及时采取相应治疗,就有可能会导致失明。这种情况一般是无法复明的,但通过治疗后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发展,改善不良症状。
建议患者平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眼部不良症状的发生,如果发现异常,需要及时就医进行检查治疗,避免耽误病情。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作为一个糖尿病患者或者患者家人,至少会有一个概念,那就是糖尿病治疗的重点是控制血糖,只要将血糖、血压、血脂长期稳定控制在比较好的状态下,就可以控制糖尿病病情发展,延缓并发症出现,提高生活质量。而有胰岛素抵抗的糖尿病患者,应该如何做好血糖控制工作?为此,39健康网编辑采访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内科主任、硕士生导师李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