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度左右一般指37°C左右,白天体温正常,晚上体温37°C左右,可能是正常现象,也可能是测量不准确、环境因素、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肺结核等原因导致的,患者需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并根据引起的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1、正常现象
如果患者在测量体温时,没有保持正确的测量方式,可能会出现此情况。建议患者重新进行测量,并且在测量体温前,患者要避免剧烈运动,也要避免喝过多的热水,以免影响到正常的测量结果。
2、测量不准确
如果患者在测量体温时,没有将体温计夹紧,可能会导致测量的体温偏高,出现白天体温正常,晚上体温37°C左右的情况。建议患者使用体温计进行测量,并且要注意测量的方法,以免出现测量不准确的情况。
3、环境因素
如果患者所处的环境温度比较高,可能会影响到机体的散热功能,从而使体温出现升高的情况,一般不会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可以适当开窗通风,或者是到阴凉处进行休息,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
4、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如果患者长期摄入碘元素过多,可能会诱发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在患病期间会导致体内甲状腺素分泌过多,从而出现怕热、多汗、体重下降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会出现上述情况。患者可遵医嘱口服丙硫氧嘧啶片、甲巯咪唑片等药物治疗。
5、肺结核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属于呼吸系统的疾病,在发病期间可能会出现咳嗽、咳痰、胸痛等症状,并且还有可能会导致体内白细胞计数偏高,从而出现上述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盐酸乙胺丁醇片、利福平胶囊等药物治疗。
另外,如果患者出现身体不适,建议及时去医院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