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首页 > 精编内容 > 权威资讯 > 正文

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及治疗后遗症

2023-02-24 21:28:3539健康网

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系统性红斑狼疮、白血病等,治疗后遗症需要根据不同原因进行具体分析,具体如下。

1、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主要是由于患者体内产生抗血小板的自身抗体,导致血小板破坏过多,从而出现血小板减少的情况。患者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出血、牙龈出血、鼻腔出血等症状。对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导致的血小板减少,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醋酸泼尼松、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丙种球蛋白、利妥昔单抗等药物进行治疗。

2、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主要是由于患者骨髓造血功能减退所引起的一种疾病,由于血小板减少,患者可能会出现皮肤黏膜出血、牙龈出血、鼻腔出血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酚磺乙胺、氨基乙酸等药物进行止血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司坦唑醇、达那唑等药物进行治疗。

3、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主要是由于遗传、环境、雌激素水平等因素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患者血液中存在抗血小板抗体,导致血小板破坏过多,从而出现血小板减少的情况。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热、乏力、疲倦、体重下降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达那唑、甲磺酸溴隐亭等药物进行治疗。

4、白血病

白血病主要是由于遗传、病毒感染、化学因素等原因引起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由于白血病细胞分化障碍,会导致血小板减少,患者会出现鼻腔出血、牙龈出血、发热、贫血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伊马替尼、尼洛替尼等药物进行靶向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通过化疗的方式,通过使用化学药物来杀灭癌细胞。

5、脾功能亢进

脾功能亢进主要是由于肝脏疾病等因素引起的。由于脾脏功能亢进,会导致血小板破坏过多,从而出现血小板减少的情况,患者会表现为皮肤黏膜出血、牙龈出血、鼻腔出血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奥美沙坦酯、厄贝沙坦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脾脏切除术进行治疗。

患者要注意保持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郑永江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血液内科

特别策划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