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首页 > 精编内容 > 权威资讯 > 正文

新生儿溶血症是什么病?

2023-02-23 19:07:0139健康网

新生儿溶血病是指由于母儿不相合而产生的与母亲体内胎儿血型抗原不相匹配的血型抗体。这种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引起同源免疫溶血。常见的Rh血型系统和ABO血型系统不兼容。

母胎Rh血型不合和ABO血型不合是新生儿溶血病的主要原因。胎儿的血型是由父母双方决定的。如果胎儿的父亲遗传的血型抗原母亲不具备,胎儿的红细胞进入母亲体内,使母亲产生相应的抗体。这些抗体然后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导致抗原抗体的免疫反应和溶血。比较常见的是母亲O型血,孩子A、B或AB型血,或者母亲Rh阴性血,孩子Rh阳性血。新生儿溶血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黄疸。大多数儿童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并且迅速加重。此外,还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肝脾肿大,严重者可并发胆红素脑病,表现为尖叫、嗜睡、低反应、呕吐,继而抽搐,可留下后遗症,如落日眼、耳聋、脑瘫、眼球运动障碍、手足蠕动。

新生儿溶血的其他原因包括红细胞酶或红细胞膜的缺陷,这些都有专有名词。只有血型不相容的溶血才叫做新生儿溶血。如何治疗新生儿溶血应根据治疗的重点,即预防新生儿心力衰竭和贫血。诊断分为产前诊断和产后诊断。注意防止宝宝出生后2天到7天出现黄疸。2个月左右的时候需要注意防止宝宝贫血。建议对宝宝进行光疗或输入白蛋白、葡萄糖、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治疗,具体治疗方案由医生指导。

马艳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儿科

特别策划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