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栓治疗可分为一种,即抗血小板治疗,也可分为抗凝治疗、溶栓治疗等。
1、抗血小板治疗
抗血小板治疗是指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相关事件的治疗,是目前治疗血栓性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抗血小板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双嘧达莫、氯吡格雷、替罗非班等药物。阿司匹林是目前临床上使用最为广泛的药物,主要用于预防血栓形成,还可用于治疗冠心病、脑梗死等疾病。双嘧达莫常用于预防血栓栓塞性疾病,特别是对于患有冠心病、缺血性卒中等疾病的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氯吡格雷是一种血小板聚集抑制剂,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临床上主要用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替罗非班可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及时缓解心肌缺血症状,可通过降低心肌代谢,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
2、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是指当患者出现血栓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华法林钠片、利伐沙班片、达比加群酯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华法林钠片是一种香豆素类抗凝剂,其通过抑制维生素K的吸收和代谢,阻止维生素K参与凝血过程,发挥抗凝作用。利伐沙班片是一种新型的Xa因子选择性底物,可通过抑制凝血酶原活化而起到抗凝作用。达比加群酯胶囊主要用于预防静脉血栓形成,可通过降低凝血酶的活性来减少血液的凝固。
3、溶栓治疗
溶栓治疗是指在血栓发生时,人体内的血栓或血栓块会使血管内径变小,从而导致血液循环不良。人体内的血栓或血栓块较大时,可通过药物溶栓来缓解。临床上常用的溶栓药有链激酶、尿激酶等,一般用于急性期,不建议慢性期使用。
抗栓治疗还可分为外科溶栓治疗、导管溶栓治疗等方式。患者若出现血栓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避免私自用药,造成不良后果。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