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首页 > 精编内容 > 权威资讯 > 正文

35岁月经量越来越少是怎么回事

2023-01-10 04:35:2539健康网

35岁月经量越来越少,可能是由于内分泌失调、子宫内膜受损、子宫内膜炎、多囊卵巢综合征、高泌乳素血症等因素导致,建议及时遵医嘱进行治疗。

1、内分泌失调:如果35岁女性长期压力过大、精神紧张、焦虑、作息不规律、饮食不规律,可能会导致卵巢内分泌功能紊乱,造成体内雌激素分泌减少,进而引起月经量越来越少的情况。建议此类女性应及时调整不良情绪,保持心情愉悦,同时避免熬夜,饮食规律等,促使内分泌功能恢复正常,改善月经量少的症状。

2、子宫内膜受损:若35岁女性存在多次人工流产史,或近期有过宫腔操作史,如子宫肌瘤切除术等,可能会导致子宫内膜受损,严重者可能引起宫腔粘连,导致子宫内膜对雌激素的反应性下降,造成月经量越来越少的情况。此时建议遵医嘱进行宫腔镜手术分解粘连,恢复子宫内膜正常功能,改善症状。

3、子宫内膜炎:倘若35岁女性平时不注意会阴部清洁卫生,或进行不洁性生活,易导致病原体侵入子宫并感染内膜,诱发子宫内膜炎,损伤子宫内膜引起出血量减少,女性会伴有下腹部疼痛、月经失调等症状,建议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甲硝唑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4、多囊卵巢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目前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会导致女性体内的雄激素增高,雌孕激素减少,从而影响卵巢功能,导致月经不调,甚至会引起月经量少,女性还会出现多毛、痤疮、肥胖等症状,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地屈孕酮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5、高泌乳素血症:35岁女性因情绪长期不稳定,或存在内分泌系统疾病,如垂体瘤等,导致体内泌乳素增高,可能会抑制卵巢功能,影响月经血的排出,导致月经量越来越少,建议在咨询医生后使用甲磺酸溴隐亭片等药物治疗,如果垂体瘤较大,需进行手术切除治疗。

当35岁女性月经量越来越少且伴随多毛、痤疮等症状,应及时前往医院妇科就诊,完善激素六项检查、腹部B超检查等明确病因,遵医嘱积极治疗。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汤栩文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妇婴医院)  产科

特别策划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