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感染的病因包括致病性真菌感染和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
1、致病性真菌感染:
致病性真菌侵入机体引起的疾病,属于外源性感染。根据感染部位可分为深部和浅部致病性真菌感染。大多数浅表真菌感染是传染性的,如皮肤癣菌。这些真菌由于其角质性,可产生角蛋白酶水解角蛋白,皮肤局部大量繁殖后,通过刺激和代谢产物可引起局部炎症和病变。深部致病真菌感染后,症状不明显,有自愈倾向,感染可在吞噬细胞中繁殖,抑制机体的免疫反应,引起慢性肉芽肿、组织溃疡和坏死。
2、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
条件致病真菌多为生活在人体内的非致病腐生真菌和正常菌群,如白色念珠菌、新型隐球菌、曲霉菌、毛霉等。其感染多发生在机体免疫力降低时。如接受过放疗或化疗的肿瘤患者、糖尿病患者和免疫缺陷患者。危险因素包括严重的基础疾病或免疫功能障碍,如糖尿病、肾功能衰竭、肿瘤、艾滋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大面积烧伤等。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如肿瘤化疗、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等。长期滥用广谱抗生素。接受长期有创操作,如留置导管、气管插管、呼吸机等。根据感染部位的不同,患者也有不同的临床表现。浅表真菌感染表现为皮肤损害,皮下真菌病常表现为疣状或菜花状增生,深部真菌感染表现为相应受累器官的症状。
真菌感染的治疗主要是药物治疗。选择药物时应考虑致病真菌的种类、抗菌谱、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同时要结合不同地区真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资料、医院的实际情况、患者的病情和经济状况等。合理选择抗真菌药物。
侵袭性真菌,抗真菌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