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血便可能是肠黏膜损伤、病毒细菌感染、肛裂等原因造成的。
1、肠黏膜损伤:
如果新生儿的肠黏膜受到损伤,粪便中就会出现血丝,而大多数新生儿肠道损伤的主要原因是食物,其中最常见的是牛奶。如果患者的肠黏膜损伤并不严重,那么通过合理的饮食,比如多吃易消化的食物,主要是粥类和奶类食物,尽量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减少对肠黏膜的损伤,3-7天内是可以自行修复的。但如果患者的肠黏膜受损严重,就要积极去医院的消化科就诊。只有选择好药物治疗的方法,肠黏膜才能得到治疗并逐渐恢复。
2、病毒和细菌感染:
如果新生儿出现明显腹泻,大便带血丝,可能是不同感染引起的腹泻,导致肠黏膜破裂。此外,细菌性肠道感染还可能有黏液脓性血便。细菌感染后,应给予抗生素。一般建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后选择敏感抗生素治疗。经验性用药可在细菌培养或轻度感染结果出来之前服用。临床常用的抗生素有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等。
3、肛裂:
由于新生儿体型小,括约肌不成熟,收缩和伸展的调节不完善,排便时容易产生小裂缝,导致排便时少量出血。如果肛裂引起的疼痛比较剧烈,可以遵医嘱使用一些止痛药,如布洛芬等来缓解。如果伴有严重的便秘,应积极治疗便秘。此外,根据医生的建议,可以在肛裂处涂抹一种血管扩张剂,如硝酸甘油,可以松弛括约肌,改善血液循环,从而促进肛裂的愈合。
食物中膳食纤维含量低,容易引起便秘,排便时增加肛门的压力和牵引,可引起或加重肛裂。饮食中应增加新鲜水果、蔬菜、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