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泡沫状,可能是急性胃肠炎、肠道菌群失调、消化不良综合征引起的。
1、急性胃肠炎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胃肠黏膜急性炎症。
常见的原因有不卫生的饮食、细菌、病毒、寄生虫感染等。也可见于酒精中毒、药物和食物过敏。症状有腹痛、腹泻、呕吐、高烧、脱水等。肠液和气体随粪便排出,形成泡沫。急性胃肠炎的治疗主要是抗感染治疗和补液治疗。如果是细菌感染或寄生虫感染引起的肠胃炎,需要用抗感染药物治疗。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胃肠炎主要采用对症支持和补液治疗,必要时抗病毒治疗。若出现严重呕吐或腹泻,需要补液。补液的速度、方式和量需要根据患者脱水的程度来决定。轻度脱水患者可以接受口服补液,重度脱水患者需要静脉补液。
2、肠道菌群失调,产气过多,容易出现泡沫样的便便。
临床上很多肠道菌群失调都是滥用抗生素造成的。因此,对于正在服用抗生素的患者,应及时停药。然后及时就医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根据检查结果服用相应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患者还可以口服嗜酸乳杆菌、乳酸杆菌、大肠杆菌等益生菌进行治疗。
3、消化不良综合征是各种原因引起的小肠消化吸收功能下降,不能完全吸收脂肪,导致患者粪便中多余的脂肪排出,又称脂泻。
典型的脂肪性腹泻的粪便呈泡沫状或油状,常浮于水面,并常有恶臭。治疗主要是胃肠动力药物,伊托必利联合肠道益生菌,这是两个主要途径。
日常注意事项:首先防止脱水和水电解质紊乱。可以服用温盐水、糖水、蜂蜜水或者温开水来补充流失的水分。其次,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不要轻易吃那些又冷又辣,又硬又难消化的食物。最后,腹部要保暖,防止着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