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损伤会引起消化不良、黄疸,全身无力等症状。
1、消化不良
肝脏是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肝胆消化不良通常会导致腹胀、腹泻、腹痛、大便干燥、大便溏稀不调、营养吸收障碍等。肝胆消化不良还会引起肋部胀痛、肝区压痛、影响日常生活等症状。肝胆消化不良还能够引起精神状态差、失眠、恶心、情绪低落、口干舌苦、呕吐、反酸等。肝胆消化不良的症状有很多,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改善,一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
2、黄疸
肝损伤引起黄疸表现为总胆红素升高以外,往往表现为转氨酶升高,特别是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的升高,这两种转氨酶在肝细胞里面存在,升高往往提示肝细胞的损伤甚至坏死。肝细胞的损伤导致的总胆红素升高,表现为直接胆红素升高和间接胆红素升高大约各占一半,同时患者可能出现一些症状,比如食欲下降、乏力等等一些症状。出现肝细胞损伤以后一定要检查原因,检查原因以后才能够对症治疗,一般常见的原因包括病毒性肝炎,就是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或者戊型肝炎。还有别的原因,比如药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都可以导致肝细胞损伤,从而导致黄疸和转氨酶的升高。需要进行积极的保肝、退黄治疗,同时要根据不同的原因而进行针对病因的治疗,比如抗病毒治疗、停止损肝药物应用、停止饮酒等。
3、全身无力
肝损伤主要是因为感染了乙肝病毒,也有可能是酒精肝,也有可能是脂肪肝,这会造成肝功能异常,进而影响肝细胞的储存糖能力下降,导致能量不足,四肢无力。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应到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消化内科做乙肝5项、影像学、肝功能等相关检查。如果出现了脂肪肝,可以口服保肝降脂的药物。
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保持心情愉快,适当地运动。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