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首页 > 精编内容 > 权威资讯 > 正文

北芪与黄芪的区别

2023-04-04 04:40:1339健康网

通常情况下,北芪与黄芪没有区别。因为北芪大多是指产于北方的黄芪。

黄芪是临床上比较常用的一种中药,入药部位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其大多呈圆柱形,有分枝,上端较粗,表面为淡棕黄色或者是淡棕褐色,有不整齐的纵皱纹、纵沟,整体质硬而韧,不易被折断;而断面纤维性强,并显粉性,皮部一般为黄白色,而木部为淡黄色,可有放射状纹理和裂隙,老根中心偶呈枯朽状,大多为黑褐色或者是呈空洞。

黄芪性甘,微寒,归脾、肺经,不仅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生津养血的功效,还有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的作用,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脾虚气陷证,症见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等。由于黄芪甘微温升补止汗,易于助火敛邪,所以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停滞、阴虚阳亢、痈疽初起以及溃后热毒尚盛等患者禁用,以免服用后导致病情加重,反而不利于治疗。需要注意的是,黄芪不宜与萝卜同食,因为萝卜具有一定的下气作用,而黄芪具有补气作用,二者一起服用可引起降低黄芪的功效。另外,患者服用黄芪期间还应清淡饮食,要少吃过于生冷、油腻以及辛辣的刺激性食物,例如冰淇淋、肥肉或者是麻辣烫等,以免对胃肠造成不良刺激,引起胃胀、胃疼或者是消化不良等不适症状,进而影响到药物的治疗效果。

张瑜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中医科

特别策划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