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密度增加意味着骨中矿物质的密度高于正常,可以从骨密度、骨密度增高和骨密度增高的症状来理解。
骨密度又称骨骼的矿物质密度,主要用来反映骨骼的强度。正常情况下,介于-1和+1之间。人体骨骼的矿物质含量是评价人体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可以反映骨骼的强度和人体环境的稳定性。测量方法包括超声波测量、双能X射线吸收测量定量CT和单光子吸收测量可从以下方面来理解:
1、骨密度。
即骨骼中的矿物质高于正常值,是反映骨骼强度的指标之一。骨矿物质密度通常用于测量骨质疏松症。测量结果通常用T值表示,正常范围在-1到+1之间。
2、骨密度增加。
如果骨密度高于+1,说明骨密度有不同程度地增加,说明骨头更硬了。
3、骨密度增高的症状。
骨密度越高越好。骨密度过高会导致骨硬化,影响松质骨,使髓腔变窄,导致神经和血管的损伤,影响骨组织的血液供应,常见于慢性炎症和骨肿瘤。
骨密度高注意事项:首先,吃含钙量高的食物。包括牛奶、豆腐、绿叶蔬菜等。也可以适量服用钙片来增加骨密度。其次,由于维生素D可以帮助钙的吸收,可食用鱼、动物肝脏等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晒太阳还可以增加体内维生素D的含量。成年人每天应喝300mL牛奶,吃大豆及豆制品和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动物内脏、深海鱼、蘑菇等。并保持均衡饮食。最后,平时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提高机体免疫力。骨质疏松患者运动方面,要避免一些高强度的运动,可以散步,做瑜伽,打太极拳等。
我国骨质疏松患者约为7000万。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一步加剧,“如何防治骨质疏松”这一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中老年人非常有必要每6个月或一年接受一次骨密度检测,通过骨密度的情况来判断自己离骨质疏松的距离,正确做好预防骨质疏松的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