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脉不通一般可艾灸带脉穴、足临泣穴、天枢穴等,而几天灸一次需根据患者病情而定,不可一概而论。
1、艾灸部位
对于带脉不通的患者,首先可选择艾灸带脉穴,其属足少阳胆经,为足少阳胆经和带脉二经交会穴,艾灸此穴可疏通带脉,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带脉不通造成的月经不调等疾病。另外,若患者带脉不通的情况较为严重,在艾灸带脉穴的同时还可艾灸足临泣穴和天枢穴,其中足临泣穴属足少阳胆经,而天枢穴属足阳明胃经,与带脉穴同时进行艾灸,可起到加强疏通带脉的作用。
2、艾灸频率
若患者带脉不通的情况比较轻微,一般一周艾灸1-2次即可,但若患者带脉不通的情况较为严重,则艾灸次数也需相应增加,一般建议患者一周艾灸3-4次。另外,由于艾灸会对患者皮肤造成一定的刺激,所以不可连续进行艾灸。
擅长领域:深圳市名中医、主任中医师、教授、深圳市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深圳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常务编委。世医家传。1977年考入江西中医学院中医系,师从全国著名中医大家万友生、丁泽民、沈绍功、施奠邦、薛伯寿教授等。近年在国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6篇,完成科研项目2项,参编出版专著5部。学术上推崇脾胃学说、活血化瘀学说和中医养生保健。荣获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优秀学术成果奖、美国纽约第五届世界传统医学大会优秀科研成果奖。 擅长治疗: (1)女性继发性不孕、内分泌紊乱、暗疮色斑、卵巢早衰、性冷漠、抑郁症、月经不调、白带异常、习惯性流产、乳腺增生、盆腔炎、卵巢囊肿、围绝经期综合征。 (2)小儿厌食、消化不良、营养不良、腹泻或便秘、反复感冒、久咳、多汗、夜啼、遗尿、湿疹、荨麻疹、皮炎、疝气。 (3)男性性功能障碍、精液异常、不育、原因不明发热、胃肠肝胆病、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痛风、颈肩腰腿痛、眩晕、头痛、口腔溃疡、痤疮、鼻咽中耳炎、肿瘤调治。
擅长领域:技术特长:擅长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支气管哮喘、心肌病、心律失常、心衰、脑梗塞、脑萎缩、慢性肾功不全、 急慢性肾小球肾炎、紫癜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胰腺炎、萎缩性胃炎、慢性肝病、肝硬化、代谢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卵巢早衰、不孕症、月经不调。以及湿疹、痤疮等各种疑难杂症等。
擅长领域: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大学针灸专业,从事康复科工作15年,对面瘫、落枕、颈椎病、肩周炎、急性腰扭伤、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膝关节疾病、中风偏瘫、头晕、头痛、失眠、耳鸣、耳聋、尿潴留、便秘、 关节扭伤、软组织损伤、网球肘、外伤术后,周围神经损伤,颞颌关节炎、腱鞘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月经不调、痛经、不孕不育症、乳腺增生、带状疱疹、小儿免疫力低下、小儿消化不良、肥胖、亚健康、乳腺增生、过敏性鼻炎、胃肠功能紊乱等疾病的诊断、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