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巴长了个肉疙瘩,可能是毛囊炎、痤疮、疖等导致。建议患者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明确原因后给予针对性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1、毛囊炎
毛囊炎是由局部分泌物刺激、反复摩擦刺激、局部卫生不良等因素引起的炎症反应,患者表现为局部皮肤红、肿、热、痛,可形成圆锥形脓疱,其中心常可见阴毛。患者早期可遵医嘱使用高锰酸钾进行温水坐浴治疗,必要时可局部使用莫匹罗星软膏、磺胺软膏等抗菌药进行治疗。若是脓肿的患者,可根据情况进行切开引流治疗,以排出脓液。
2、痤疮
痤疮是皮肤科最常见的一种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好发于青少年,其发病主要与雄激素水平异常、皮脂腺分泌增加、毛囊皮脂腺导管异常角化、痤疮丙酸杆菌感染有关。患者表现为粉刺、丘疹、脓包,甚至深部脓肿,可伴有疼痛。患者可遵医嘱局部使用维A酸乳膏、红霉素软膏等药物,必要时可配合口服药物治疗,如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等。如果患者出现结节、囊肿时,可考虑进行手术切除治疗。
3、疖
疖是细菌感染毛囊及其深部周围组织,导致毛囊局部发生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反应,多发于面部、头部以及颈部等部位。对于早期没有化脓的疖,可遵医嘱使用鱼石脂软膏、碘酊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对于处于晚期、已经存在化脓破溃现象的疖子,需要进行切开病灶,引出脓液。
除以上常见因素外,也可能是由于皮脂腺囊肿等引起的,应及时到医院完善相关检查,明确原因,再进行针对性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