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疼导致后背疼,可能是由于反流性食管炎、消化性溃疡等原因引起的,建议患者根据不同的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1、反流性食管炎
食管反流炎是由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食管炎症性病变,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通常是由于食道下段括约肌松弛、食管黏膜抗反流屏障功能的损害等原因引起的。临床主要表现为胸骨后烧灼感、反流、上腹部疼痛等症状,由于上腹部神经分布可放射至后背,因此患者可能会出现胃疼导致后背疼的情况。一般可通过上消化道钡餐X线检查、内镜检查等方法明确诊断。建议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硫糖铝、西咪替丁、奥美拉唑等药物进行治疗,对于症状严重且合并有食管裂孔疝的患者,可能需要采取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同时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清淡、易消化的饮食,避免因不良饮食习惯导致症状进一步加重。
2、胃穿孔
胃穿孔最常见的原因是患者在胃溃疡的基础上继续暴饮暴食,继而引起胃酸和胃蛋白酶增加、胃容积增大,诱发胃穿孔的发生。患者会出现明显的胃部按压疼痛症状,由于胃穿孔以后会导致胃液流入腹腔,胃部疼痛情况会更加剧烈,导致患者可能会有胃疼导致后背疼的表现。建议患者应及时到医院进行相关腹腔穿刺、腹部X线检查等方式明确诊断,并采取进一步的治疗措施。对于无腹膜炎发生的小穿孔及空腹穿孔,可采用保守疗法,包括严格禁饮禁食,并持续胃肠减压,同时可遵医嘱使用解痉止痛、保护胃黏膜以及抗感染的药物进行治疗,如山莨菪碱、硫糖铝、左氧氟沙星等。如患者合并出现弥漫性腹膜炎、慢性穿孔者,需及时进行手术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建议患者应及时治疗胃溃疡,同时在饮食上注意切勿食用辛辣、生冷等刺激性的食物,以及不要暴饮暴食,以免引起胃穿孔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