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脚踝水肿的原因通常包括肾病综合征、心功能衰竭以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脚踝水肿是淋巴水肿的临床表现,淋巴水肿根据病程早晚,治疗原则不同。早期以排除滞留淋巴液,防止淋巴积液再生为宗旨,晚期则以手术切除不能复原的病变组织或以分流术治疗局限性淋巴管阻塞为目的。脚踝水肿病因不同,治疗也不同:
1、肾病综合征可由多种病因引起,临床表现为肾小球基膜通透性增加,例如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等,大多数患者以脚踝水肿最为突出,患者可以使用利尿剂改善治疗,比如呋塞米等,同时患者还需针对性地治疗原发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激素或者免疫抑制剂等。
2、心功能衰竭是因各种心脏疾病导致,急性心功能衰竭的患者常伴有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而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通常会出现乏力、下肢水肿等表现,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需要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者是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等药物,可帮助患者缓解临床症状,但出现急性心力衰竭症状时患者应去急诊科进行抢救处理。
3、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大多是甲状腺激素不足引起,老年人患者可伴有畏寒、乏力以及手足水肿等症状,可根据医嘱服用甲状腺激素治疗。
建议老年人到医院肾内科进行尿液、肝功以及彩超等检查,一般都能明确病因。
高血压作为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疾病,它会引起头晕、眼花、心跳等症状,更严重的高血压患者会产生靶器官损害,主要是对心、脑、肾的损害。那么如何让高血压患者健康Hold住呢?39健康网专门去采访了广东省中医院心脏专科主任医师张敏州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