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炎主要采用药物治疗,而支气管炎又分为急性支气管炎以及慢性支气管炎。
1、急性支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实际上是指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是由生物、理化刺激或过敏等因素引起的急性气管支气管黏膜炎症。
临床表现主要有起病较急、全身症状较轻,可有发热,初为干咳或少量黏液痰,随后痰量增多、咳嗽加剧,偶伴痰中带血等。对于急性支气管炎治疗,应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敏感的抗生素,如由肺炎链球菌引起的支气管炎可通过使用头孢类、青霉素类药物治疗。而由支原体感染引起的急性支气管炎,则需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如红霉素、阿奇霉素等。
2、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是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的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其病理特点是支气管腺体增生、黏液分泌增多,且病情时间较长。
可以适当地使用一些镇咳祛痰和平喘的药物,此外,平时还需要做好预防。
支气管炎患者在生活中避免接触或者是吸入有害气体或者是烟尘,平时应该适当地锻炼身体,增强身体的免疫力,避免反复感冒。一旦出现症状,患者应尽早的去医院就诊,早发现、早治疗,才能控制疾病。治疗上需要听从医生的指导,不要私自随意服用药物,尤其是不要乱用抗生素。
支气管炎是一种小儿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疾病,可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等病毒引起,也可由细菌或支原体、衣原体(胞内菌)等感染引起。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副主任陈德晖指出,小儿支气管炎应该引起家长的重视,注意宝宝的日常护理预防疾病的发生,平时要留意宝宝的身体状况,一旦发现疑似症状要及时、彻底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