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药贴上后有的发热有的发凉,主要是由于药物成分不同所致的,不需要过于担心。患者在使用膏药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局部皮肤是否有红肿、瘙痒、皮疹等不良的症状,以排除过敏的表现。如果出现严重的皮肤不适的表现,患者需要及时停药或者更换其它药物治疗。
1、发热膏药
贴膏药发热与所贴的膏药内所含成分以及膏药的类型相关。比如贴的膏药成分当中含有辛温的中药成分或含有活血化瘀的中药成分,在贴敷时都会出现轻度发热的现象,属于正常的贴膏药的反应,远红外贴也是通过轻度发热来达到治疗的效果。但是如果贴敷膏药之后出现皮肤的灼热、灼痛的感觉,甚至于周围皮肤会有起水泡、破溃的症状,可能是患者对膏药的成分有过敏的反应,此时就需要及时把膏药取下,避免膏药中的成分对皮肤造成深层的组织损伤。
2、发凉膏药
贴上膏药感觉发凉很可能是药物作用所致的,患者感觉发凉一般会随着贴敷膏药的时间而延长,然后这种感觉会逐渐消失。发凉膏药中一般含有清热解毒的药物成分,如冰片、薄荷等。如果膏药中含有这些凉性中药成分,患者就会出现贴上膏药有发凉的感觉,这是正常的用药后反应,一般不用特殊处理,在贴敷2-4小时后药物作用会缓解,根据医生的指示,贴敷数小时后撕下膏药即可。有时膏药中还会采用一些清凉的液体作为混合剂,如姜汁,薄荷素油等,因此,也会使患者出现贴敷处皮肤发凉的现象。
患者在药物贴敷期间,饮食上需要注意不要吃辛辣、刺激、油腻、生冷的食物,比如辣椒、炸串、肥猪肉、冰水等。可以多吃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C的新鲜水果和蔬菜,比如西红柿、胡萝卜、猕猴桃等。在使用膏药贴敷治疗时,患者要注意不要沾水,如果皮肤出现红肿、水疱等,就需要医生进行消毒、敷料包扎等处理,避免出现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