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有湿气调理,常用中药方:参苓白术散,补脾胃,益肺气,化湿浊。用于脾虚夹湿证。症见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肠鸣泄泻,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脉虚缓。方中人参,白术甘温补脾益气,共为君药。山药,莲子既可健脾益气,又能止泻,共为臣药。茯苓,白扁豆,薏苡仁甘淡渗湿健脾,砂仁理气化湿,和胃止呕,为佐药。桔梗既载药上行,因脾气上升,输精于肺,以培土生金,又开宣肺气,通调水道,助茯苓,薏苡仁之渗湿,为佐使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在治疗期间,注意饮食清淡,杜绝生冷,刺激,油腻性食物。作息规律,不熬夜,不过度劳累。戒烟戒酒。脾胃是人的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脾虚湿气重多由后天脾胃失养、感受湿邪、饮食不节、劳累过度、忧思日久、素体虚弱等损伤脾土引起。脾虚其运化水液功能失司而化为痰,临床表现为食欲不振、纳差、腹痛腹胀、大便溏泻、面色萎黄、肢体乏力等。脾虚湿气重的话可以吃人参健脾丸或香砂养胃丸,这两种药都有健脾益气,燥湿的功效。平时注意多运动,促进脾胃运化功能,合理膳食,多吃些有补脾益气、燥湿作用的食物。
脾胃湿热的患者一般要求吃清淡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少吃油腻比较大的油炸、辛辣的食物。因为辛辣和油腻的食物在体内容易产生湿热,导致脾胃消化不好。
空气潮湿吃什么?中医认为寒湿之邪最易困着脾脏,同时湿邪留连,难以去除,最好吃辛甘发散食物,如茼蒿。中医认为,茼蒿性味辛、甘,入肺、肝经,主治痰热咳嗽、肝热头昏目眩、脾胃不和饮食减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