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石症出现的眩晕症状有恶心、呕吐、出汗等。
耳石症出现的眩晕,是在头部运动到某一特定位置时而突然出现的旋转性的眩晕,并伴有眼球震颤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相关症状,如恶心、呕吐、出汗等。耳石症在临床上很常见,也叫做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属于前庭性眩晕的一种,和身体的体位及头部的运动相关,多由劳累、头部外伤及外耳、中耳的炎症诱发。眩晕发作突然,常常持续于60秒之内。主要的病因是耳石脱落,主要的治疗方法是耳石复位,前庭康复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少数在手法复位后仍延迟愈合、对日常工作和生活有很大影响的耳石患者,可以考虑采用半规管阻塞术和后壶腹神经切断术,但后者近年来使用越来越少。受疾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耳石症的治疗周期可能存在个体差异。
耳石患者在复位手术后会移位,此时患者可能没有反应。如果患者进行剧烈运动,会导致呕吐。因此,患者术后不能行走,应静坐一段时间。耳石患者术后三天内不得平躺。患者可以侧卧,无论是右侧还是左侧,因为平躺会导致第二次耳石脱落和眩晕。手术后一周内,患者不应理发或进行牙科检查。耳石患者可在整复术后选择荞麦皮枕。由于荞麦皮枕头是天然材料,不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无论如何翻转,荞麦皮枕头都会随着头部和颈部的形状而变化,从而支撑颈椎的位置。此外,应该睡在硬板床上,这样可以让患者更好地休息,确保舒适地睡眠,防止耳石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