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石症是一种常见的外周性眩晕疾病。
耳石症是由于内耳耳石膜上的耳石脱落后掉入前庭、半规管内,刺激内淋巴产生功能紊乱,所引发的一种眩晕性的疾病。主要表现症状在体位变动后,会产生剧烈的眩晕现象,同时可伴随有恶心、呕吐、全身出汗等症状产生。耳石症的准确发病原因目前不是特别明确,但是治疗主要以耳石复位为主。一般在耳石复位前需要进行耳石激发试验检查,明确耳石脱落在哪一根半规管内,然后选择根据不同的半规管进行相应的耳石复位治疗。耳石症又叫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表现为与头动有关的短暂眩晕、眼震及自主神经症状。耳石症可能与外伤、病毒性神经炎、内耳血循环障碍等有关。主要表现是当头部转到某一个位置的时候,出现短暂性的眩晕,一般持续的时间不会超过一分钟,治疗主要包括抗眩晕药,氟桂利嗪,异丙嗪等有一定的效果。头部变位管石复位法,可以采用Epley耳石复位法治疗。其他前庭康复治疗训练,如吸习服治疗方法,平衡功能训练可提高部分耳石症复位后患者的姿势稳定性。手术疗法,如果上述治疗无效,可以行后壶腹神经切断术。
预防耳石症注意保护好头部,避免头部受到外力的冲击,或是用脑过度。保护好眼睛,少使用电子产品。加强锻炼,耳石症是由于耳石脱落到半规管所引起的一种疾病,对身体会产生较大的伤害,需要多进行体育运动来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就能远离耳石病的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