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室首页 医院大全 科普问答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医院地址广东中山

咨询电话020-85501999

中山风湿病医院logo 中山风湿病医院 (中山风湿病医院排名,中山风湿病医院预约挂号,中山风湿病专科医院)

艾炙治风湿性关节炎炙什么部位

2023-12-18 15:57:20 举报/反馈

精选回答(4)

艾炙一般指艾灸。艾灸通常可以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可选择的穴位较多,常见的有大椎穴、风池穴、足三里穴等。
1.大椎穴:该穴位位于脊柱区,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低头时颈部最突出的隆起处即是大椎穴。进行艾灸后能够起到培元固本、补益肺气的作用,并且还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从而缓解不适症状。
2.风池穴:在项后区,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上端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艾灸此处具有祛湿散寒的功效,对于改善患者出现的肌肉酸痛、畏寒怕冷等症状有一定的作用。
3.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犊鼻与解溪连线上。艾灸此穴位后能够起到通经活络的效果,进而辅助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4.其他部位:如脾俞穴、肾俞穴、曲池穴、合谷穴等,建议遵医嘱选穴并配合医生进行操作。
上述艾灸方法均对疾病恢复有一定帮助,但需注意不宜过热,以免烫伤皮肤。日常应做好保暖措施,避免受凉加重病情。

2023-12-18

艾炙一般指艾灸。艾灸治疗风湿性关节炎通常可以选穴承山、足三里等穴位。
1.承山:位于人体的小腿后方,在腓肠肌的肌腹上,也就是小腿外侧,膝盖下方2寸的位置。具有舒筋活络、壮阳固精的功效,主治腰背强痛、下肢痿痹、小儿惊风、癫痫抽搐等症状。
2.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膝眼下3横指处,胫骨边缘外一横指处。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调气血、平肝息风、通经活血的功效,主治胃痛、呕吐、噎膈、便秘、癫狂、虚劳诸证等病症。
此外,还可以取犊鼻、阴陵泉、合谷等穴位进行艾灸。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穴位,并注意艾灸时需要掌握好时间及火候,避免烫伤。

2023-12-25

艾炙一般指艾灸。艾灸通常可以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可选择的穴位较多,如脾俞穴、足三里穴、风池穴等。
1.脾俞穴:该穴位位于脊柱区,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处。通过艾灸脾俞穴能够起到健运脾胃、益气升阳的作用,进而辅助缓解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食欲不振、疲乏无力等症状。
2.足三里穴:此穴位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艾灸此处具有温经散寒、通络止痛的功效,对于改善风湿性关节炎导致的关节疼痛、屈伸不利等情况有一定的作用。
3.风池穴:该穴位位于项后区,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上端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艾灸此处有助于祛除体内湿邪,从而达到辅助治疗疾病的目的。
4.其他部位:比如大椎穴、肩井穴、委中穴等,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艾灸治疗,有利于促进病情恢复。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艾灸方式仅能起到辅助效果,并不能完全治愈疾病。因此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专业医师辨证下给予针对性的药物或者物理治疗。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以免加重不适症状。

2024-01-08

艾炙一般指艾灸。艾灸可以治疗风湿性关节炎,通常可选择的穴位包括委中穴、犊鼻穴、足三里穴等。
1.委中穴:该穴位位于膝后区,腘横纹中点,在膝盖内侧踝尖与跟腱之间连线的中点处。具有通行血脉、祛风除湿的功效,主治腰背痛、下肢痿痹、屈伸不利、下痢泄泻等病症。
2.犊鼻穴:犊鼻穴位于膝前区,髌韧带外侧凹陷处。具有通经活络、理气和胃的功能,常用于缓解膝痛、屈伸不利等症状。
3.足三里穴:在小腿外侧,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旁开一横指处。具有补益脾胃、调畅气血的作用,可用于改善肠鸣腹胀、腹泻、便秘、水肿等情况。
4.阳陵泉穴:该穴位位于小腿外侧,腓骨小头后方,腓总神经在其行走之处。具有疏肝利胆、泄热、通络止痛的功效,适用于辅助治疗黄疸、胁痛、下肢不遂、小儿惊风等疾病。
5.风市穴:位于股前区,髋部隆起最高点直上五寸,或者在膝正中向下五寸,或者髀肉隆起中点。具有祛风除湿、清热消肿的作用,对治疗急性胃肠炎、慢性支气管炎、肩周炎等疾病有一定的作用。
除此之外,还可以艾灸阴陵泉穴、承山穴等穴位进行治疗。建议患者遵医嘱进行规范操作,并且注意保暖措施,以免加重不适症状。

2024-01-15
相关问答 查看更多
主治疾病
风湿病 老年人顽痹 特发性关节痛综合症风湿性多肌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
专家团队更多
  • 陈璐 医师 陈璐 医师

    擅长:风湿病,老年人类风湿性关节炎,特发性关节痛综合征风湿性多肌痛...

  • 林毅海 主治医生 林毅海 主治医生

    擅长:风湿病,老年人顽痹,特发性关节痛综合症风湿性多肌病,类风湿性...

  • 谢静妹 医师 谢静妹 医师

    擅长:风湿病,风湿寒性关节痛,复发性风湿症类风湿性脊柱炎,类风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