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室首页 医院大全 科普问答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医院地址山东威海

咨询电话020-85501999

威海耳鼻喉科医院logo 威海耳鼻喉科医院 (威海耳鼻喉科医院排名,威海耳鼻喉科医院预约挂号,威海耳鼻喉科专科医院)

抗过敏药物的作用靶点

2023-10-29 09:23:16 举报/反馈

精选回答(5)

抗过敏药物一般是指抗组胺类药物。抗组胺类药物通常作用于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的不同部位。

1.中枢神经系统:抗组胺类药物可以通过阻断H1受体来抑制过敏反应引起的瘙痒和炎症介质释放,从而缓解症状。此外,该类药物还可以通过影响多巴胺能系统来改善情绪和精神状态。

2.外周神经系统:抗组胺类药物可以抑制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等细胞表面的IgE抗体结合,并阻止其脱颗粒释放组胺和其他炎性介质,从而减轻过敏反应的症状。

3.免疫系统:一些抗组胺类药物可以通过调节免疫系统功能来增强机体免疫力,减少感染的风险。

4.血管系统:抗组胺类药物可以通过扩张毛细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消肿止痛的效果。

5.呼吸系统:某些抗组胺类药物可以通过抑制呼吸道黏膜分泌物的产生和排出,从而缓解咳嗽、鼻塞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上述药物进行治疗,避免自行用药引起不良反应。如果出现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对症治疗。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清淡易消化,多吃新鲜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适当参加有氧运动,提高自身抵抗力。

2023-10-29

抗过敏药物一般是指抗组胺类药物。抗组胺类药物通常作用于H1受体、H2受体、白三烯受体等。

1.H1受体:H1受体是组胺与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膜上的特异性结合受体,在人体内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皮肤黏膜的血管壁上。当患者接触过敏原时,会导致机体出现一系列过敏反应,如红肿、瘙痒等症状。此时遵医嘱使用抗组胺类药物进行治疗,可以起到阻断H1受体的作用,从而缓解不适症状。

2.H2受体:H2受体是一种抑制胃酸分泌的受体,位于胃黏膜壁细胞表面。如果患者存在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则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组胺类药物来抑制胃酸分泌,以免加重病情。

3.白三烯受体:白三烯受体是一类存在于多种组织中的G蛋白偶联受体,包括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肥大细胞颗粒释放介质受体以及炎症介质受体等。若患者患有支气管哮喘、荨麻疹等疾病,则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该药物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不适症状。

除此之外,还包括M胆碱能受体、多巴胺D2受体等。建议患者严格遵照医嘱用药,不可自行盲目服药,以免引起不良后果。

2023-11-05

抗过敏药物的作用靶点一般包括组胺H1受体、白三烯L1/L2受体、肥大细胞膜上的胆碱能受体等。

1.组胺H1受体:组胺是一种炎症介质,与人体的免疫反应有关。当机体受到外界刺激时,如花粉、尘螨等,会释放大量的组胺,导致身体出现一系列的过敏症状,如皮肤瘙痒、红肿等。而抗过敏药物可以通过阻断组胺H1受体来抑制组胺的释放,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2.白三烯L1/L2受体:白三烯是一类由多种细胞产生的炎症介质,主要参与变态反应和炎症反应。当机体接触某些变应原后,会导致体内产生大量的白三烯,引起支气管痉挛、鼻塞等症状。而抗过敏药物可以通过阻断白三烯L1/L2受体来抑制白三烯的合成和释放,从而缓解上述不适症状。

3.肥大细胞膜上的胆碱能受体:肥大细胞是介导过敏反应的重要细胞之一,在接触到致敏物质后,会出现脱颗粒反应,释放出大量炎性介质,如组胺、5-羟色胺等,进而诱发过敏反应。而抗过敏药物可以作用于肥大细胞膜上的胆碱能受体,阻止其脱颗粒反应,从而使肥大细胞不再释放炎性介质,减轻过敏反应的症状。

4.其他:此外,还包括钙离子通道拮抗剂、M受体拮抗剂等。

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过敏药物,避免自行用药,以免出现不良反应,造成病情加重。如果患者在服用抗过敏药物期间出现了严重的不良反应,建议及时停药,并到医院就诊。

2023-11-12

抗过敏药物的作用靶点一般包括组胺H1受体、白三烯L1-4受体、肥大细胞膜上的胆碱能受体等。

1.组胺H1受体:组胺是一种炎症介质,当机体受到外界刺激时,如花粉、尘螨等,会导致体内释放大量的组胺,从而引起皮肤瘙痒、红肿等症状。而抗过敏药物中的第一代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异丙嗪等,可以与组胺H1受体结合,阻断组胺引起的症状和反应,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2.白三烯L1-4受体:白三烯是参与变态反应的炎性介质之一,当机体接触致敏原后,会诱导白三烯的产生,导致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出现哮喘发作的情况。此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第二代抗组胺药进行治疗,如氯雷他定片、盐酸左西替利嗪胶囊等,此类药物能够抑制白三烯的合成和释放,从而缓解上述不适症状。

3.肥大细胞膜上的胆碱能受体:肥大细胞在人体内广泛分布于呼吸道黏膜下层、胃肠道黏膜上皮细胞表面以及皮肤血管周围,其主要功能为调节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过敏性疾病。

4.其他:此外,还包括钙离子通道拮抗剂、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等。

建议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避免自行服用,以免因用药不当引起不良后果。如果患者对某种成分过敏,则不建议使用该类药物,以免诱发过敏反应,不利于身体健康。

2023-11-19

临床上常见的抗过敏药物作用于白三烯受体、组胺H1受体、肥大细胞膜,以及IgE抗体和FcεRI受体。不同的抗过敏药,其作用机制不同。
1.白三烯受体:白三烯是炎性反应介质之一,在变态反应性疾病中起重要作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通过与特异性结合,抑制白三烯的激动后引起的支气管痉挛、血管通透性增加及组织损伤等效应。
2.组胺H1受体:组胺可引起皮肤瘙痒、充血、风团形成等症状,H1受体拮抗剂能选择性地与组胺H1受体结合并竞争阻断组胺对H1受体的刺激反应,从而发挥对抗组胺所致的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的作用。
3.肥大细胞膜:肥大细胞是一种炎症细胞,参与多种过敏反应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肥大细胞膜稳定剂能够与肥大细胞膜上的特定蛋白质相互作用,并防止该蛋白被激活,从而起到稳定肥大细胞膜的作用。
4.IgE抗体:IgE抗体介导的速发型超敏反应在许多过敏性疾病如荨麻疹、哮喘和变应性鼻炎中都很重要。抗IgE抗体可以识别和结合IgE抗体分子,然后将其从肥大细胞表面去除,从而使肥大细胞失去致敏状态。
5.Fcε受体:大多数IgE抗体不能直接导致炎症反应,而是需要与细胞中的Fcε受体结合才能触发炎症反应。Fcε受体拮抗剂可以通过与Fcε受体结合来阻断这种信号传递途径,从而阻止IgE抗体介导的炎症反应。
临床常用的抗过敏药物包括马来酸氯苯那敏片、盐酸西替利嗪胶囊、醋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等,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治疗。

2023-11-26
相关问答 查看更多
主治疾病
耳鼻喉 季节性鼻炎 链球菌性咽炎爆震性耳聋 扁桃体发炎
专家团队更多
  • 陈志光 医师 陈志光 医师

    擅长:耳鼻喉,淋菌性咽炎,鼻息肉急性鼻窦炎,季节性鼻炎,

  • 刘军妹 主治医生 刘军妹 主治医生

    擅长:耳鼻喉,中枢性耳聋,小儿过敏性鼻炎小儿急性喉炎,淋菌性咽炎,

  • 许峰六 医师 许峰六 医师

    擅长:耳鼻喉,鼻干燥,传导性耳聋声带肥厚,中枢性耳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