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室首页 医院大全 科普问答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医院地址广东深圳

咨询电话020-85501999

深圳眼科医院logo 深圳眼科医院 (深圳眼科医院排名,深圳眼科医院预约挂号,深圳眼科专科医院)

左右眼睛周围起了一些小白疙瘩点

2023-11-23 19:22:47 举报/反馈

精选回答(5)

左右眼睛周围起了一些小白疙瘩点,可能是粟丘疹、脂肪粒、汗管瘤、扁平疣、毛囊炎等导致的。
1.粟丘疹:粟丘疹是一种良性病变,通常与遗传因素有关。如果患者长期使用化妆品或护肤品,也可能诱发该疾病。一般情况下,患者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但如果影响美观,则可以通过激光、电灼等方式进行处理。
2.脂肪粒:脂肪粒是指在人体皮肤上出现的约针头大小的白色小颗粒,常见于眼睑处和面颊部。其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皮脂分泌旺盛、清洁不当等因素有关。对于体积较小的脂肪粒,可以遵医嘱通过挑刺法将其去除;而对于体积较大的脂肪粒,则需要通过液氮冷冻、二氧化碳激光等方式进行治疗。
3.汗管瘤:汗管瘤是累及表皮内小汗腺导管的一种潴留性囊肿,多见于女性,好发于眼周、额部以及胸部等部位。如果是轻度的汗管瘤,可以不用进行特殊的治疗,定期复查即可。但对于症状比较严重的患者,则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维A酸乳膏、他扎罗汀凝胶等药物进行治疗。
4.扁平疣:扁平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会导致局部皮肤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扁平丘疹,并且会伴有瘙痒的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外用咪喹莫特乳膏、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等药物涂抹患处,能够起到抗病毒的作用,也可以遵医嘱口服阿达帕林胶囊、异维A酸软胶囊等药物辅助改善病情。
5.毛囊炎:毛囊炎主要是由于细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种炎症性疾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以毛囊为中心的红色丘疹,可伴有红肿、疼痛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夫西地酸乳膏、复方新霉素软膏等药物进行治疗,若效果不佳还可联合服用青霉素V钾片、头孢氨苄甲氧苄啶片等抗生素类药物共同治疗。
除此之外,还可能是过敏性皮肤病等原因造成的,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2023-11-23

如果出现左右眼睛周围起了一些小白疙瘩点的情况,可能与霰粒肿、粟丘疹、脂肪粒、眼睑脓疱疮、结膜结石等因素有关。建议患者及时到医院就诊检查,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1.霰粒肿:又称睑板腺囊肿,是由于分泌物堵塞所导致的一种肉芽增生性炎症病变,可表现为左右眼皮上长有白色小颗粒,一般无其他不适症状。对于较小的霰粒肿,可以局部热敷缓解,也可以使用红霉素眼膏等药物保护眼部皮肤。若长时间未消退,则需要通过手术切除的方法进行治疗。
2.粟丘疹:可能是皮肤导管口阻塞后汗液潴留而形成的水疱,从而引起左右眼睛周围起了一些小白疙瘩点的症状,通常无需特殊处理,必要时可以通过激光等方式将其去除。
3.脂肪粒:通常是皮脂腺排泄障碍,使腺体细胞异常堆积所致,多见于面部,也可出现在左右眼睛周围,表现为一些小白疙瘩点。此时可通过维A酸乳膏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选择激光祛除的方式进行改善。
4.眼睑脓疱疮: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化脓性皮肤病,在疾病早期可在患处涂抹莫匹罗星软膏等抗生素药膏进行抗炎杀菌治疗,同时注意保持眼部清洁卫生,避免用手揉搓眼睛,以免加重病情。
5.结膜结石:是指由脱落的上皮细胞和房水中的晶体物质沉积在结膜凹陷处,形成坚硬异物样小点,从而造成左右眼睛周围起了一些小白疙瘩点的现象。多数情况下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但如果对视力产生影响,则需前往医院取出结膜结石。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用眼习惯,不要经常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还应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如胡萝卜、猕猴桃等,补充维生素C以及多种微量元素,有利于身体健康。

2023-11-30

对于出现左右眼睛周围起了一些小白疙瘩点的患者来说,可能是由于霰粒肿、脂肪粒、粟丘疹、睑腺炎、眼睑黄色瘤等因素导致。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
1.霰粒肿:临床上又称为睑板腺囊肿,通常是由于分泌物堵塞所引起的一种慢性炎症性肉芽肿。如果出现在眼部,则可表现为上述症状,并伴有红肿、疼痛等表现。此时可以使用热毛巾外敷在患处,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助于改善症状。若囊肿较大且长期不消退时,可通过手术方法将其切除。
2.脂肪粒:多是由于皮肤营养过剩,或者是清洁不到位等原因所造成的眼部周围的白色小颗粒,从而表现为上述症状。通常可以通过激光的方法将脂肪粒去除掉,能够使皮肤变得比较干净和光滑。
3.粟丘疹:可能与遗传有关,也有可能是眼周皮肤受到细菌感染所致。当发生在眼角部位时,就会出现大小不同的白色水疱,而且还会伴随有瘙痒的症状。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必要时也可以通过激光的方法进行祛除。
4.睑腺炎:主要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反应,会导致局部出现红色硬结以及压痛感,随着病情发展可能会形成黄白色的脓头。此时需要遵医嘱涂抹抗生素药膏进行治疗,比如莫匹罗星软膏等。
5.眼睑黄色瘤:是一种具有家族倾向的良性病变,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考虑与血脂升高有一定关系。早期无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的发展会逐渐增大,好发于上睑部位,也可发生于双侧。如果没有影响美观,一般无需治疗。若感觉影响了面部美观,或者对生活产生了困扰,可以在专业医生操作下采用物理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如液氮冷冻疗法、脉冲染料激光仪等。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做好眼部护理措施,保持充足的睡眠,不要长时间熬夜,以免加重不适症状。另外还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

2023-12-07

如果患者出现左右眼睛周围起了一些小白疙瘩点的症状时,可能是由于粟丘疹、脂肪粒、睑腺炎、眼睑黄色瘤、扁平疣等因素导致。建议患者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在明确病因后遵医嘱进行治疗。
1.粟丘疹:多是由于皮肤导管堵塞,皮脂被局限在毛囊口而形成的白色小囊肿,可发生于面部,表现为针尖大小的白色颗粒。一般无须特殊处理,若影响美观也可前往医院使用消毒后的粉刺器将内容物剔除干净,并涂抹红霉素软膏等药物预防感染。
2.脂肪粒:又称粟丘疹,是一种长在皮肤上的白色小颗粒,可能与化妆品中的某些成分引起皮肤刺激有关,也可能和卸妆不彻底等原因引起的毛囊口堵塞有一定关系。可在医生的操作下用针将其挑出,或者通过激光祛除的方式进行治疗。
3.睑腺炎:即麦粒肿,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的急性化脓性炎症,早期会发现眼皮局部隆起并伴有硬结,还会伴随有红肿热痛等症状。此时可以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滴眼液,如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等进行抗感染治疗。
4.眼睑黄色瘤:是一种黄斑部良性肿瘤病变,常发生在上睑部位,为淡黄色略高出皮肤表面的扁平斑块,好发于中老年人群。一般无需治疗,必要时可通过手术切除的方法进行治疗。
5.扁平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赘生物,主要见于面部、手背及前臂边缘处,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丘疹,边界清晰,可因抓挠而呈线状排列。可遵医嘱外涂维A酸乳膏、水杨酸软膏等药物缓解症状,还可采用冷冻疗法、电灼法以及激光烧灼法等方式进行治疗。
此外,还可能与湿疹、眼睑血管瘤相关,需要到正规的眼科医院就诊,由专业的医生判断具体原因,再针对性地采取治疗措施。

2023-12-14

对于出现左右眼睛周围起了一些小白疙瘩点的患者来说,在排除了非疾病因素后,可能与霰粒肿、眼睑脓疱疮、结膜炎、睑腺炎以及毛囊炎等眼部疾病有关。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检查,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1.霰粒肿:又称为睑板腺囊肿,是由于分泌比较旺盛的睑板腺堵塞所引起的一种肉芽性炎症反应。如果患有霰粒肿,就会导致左右眼睛周围起了一些小白疙瘩点的症状发生。在早期时可使用热毛巾外敷于患处来促进其吸收消退;但如果长时间未见明显改善,则需要通过手术将其剔除。
2.眼睑脓疱疮: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和0型双链球菌感染所致,表现为成群水疱样皮损,破溃后形成糜烂面并伴有瘙痒感。若不注意眼部卫生清洁而反复发作,则会导致左右眼睛周围起了一些小白疙瘩点的情况发生。此时可在医生指导下局部涂抹莫匹罗星软膏或者夫西地酸乳膏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3.结膜炎:通常是由细菌或者是病毒感染所造成的眼部疾病,会伴随有红血丝、疼痛、干涩等症状,甚至还会伴有视力下降等情况的发生。若病情较为严重则可能导致左右眼睛周围起了一些小白疙瘩点的现象发生。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结膜炎,可以遵医嘱应用妥布霉素滴眼液、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等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若是病毒性结膜炎所致,则需遵医嘱应用阿昔洛韦滴眼液、更昔洛韦凝胶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4.睑腺炎:又称麦粒肿,主要是因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会出现硬结节且表面伴随着明显的压痛感。随着病情发展可能会逐渐形成黄白色的脓头,从而诱发左右眼睛周围起了一些小白疙瘩点的症状。对此应配合医生及时服用头孢克肟胶囊、阿奇霉素片等抗生素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5.毛囊炎:通常是因受到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造成的化脓性炎症,会在皮肤上出现以毛囊为中心的丘疹或丘疱疹,若发生在眼皮部位,则会引起左右眼睛周围起了一些小白疙瘩点的症状。对此可以遵医嘱涂抹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药物进行治疗。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做好眼部护理措施,避免用脏手揉搓眼睛,以免加重症状。同时还要注意饮食清淡,适当增加新鲜水果及蔬菜的摄入量,有助于增强身体素质,降低患病风险。

2023-12-21
相关问答 查看更多
主治疾病
周期性内斜视 肿胀期白内障所致青光眼 中毒性弱视正常眼压性青光眼 眼科
专家团队更多
  • 李斌量 主治医生 李斌量 主治医生

    擅长: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真菌性角膜炎,增龄性黄斑变性原发性幼年性青...

  • 王博安 主治医生 王博安 主治医生

    擅长: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真菌性角膜炎,增龄性黄斑变性原发性幼年性青...

  • 赵喆柏 主治医生 赵喆柏 主治医生

    擅长: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真菌性角膜炎,增龄性黄斑变性原发性幼年性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