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室首页 医院大全 科普问答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医院地址中国

咨询电话020-85501999

健康科普logo 健康科普 (专家文章 一览即知)

吃饭了查肝内胆管结石

2023-12-21 17:23:17 4281人浏览 举报/反馈

精选回答(2)

吃饭后查肝内胆管结石可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肝内胆管结石多由胆汁淤积或胆道感染引起,进食后可导致胆汁分泌增多,进而诱发炎症反应,使结石移动或堵塞胆管,从而影响影像学检查的结果。因此,建议空腹进行超声检查以获得更准确的诊断信息。
如果患者存在急性胆囊炎、胆管炎等疾病时,在进食后可能会加重病情,不利于疾病的治疗与恢复,所以此时不建议吃东西。
在确诊为肝内胆管结石后,应注意饮食调整,避免高脂食物,以免刺激胆汁分泌,加重症状。同时,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对于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2023-12-21

吃饭后查肝内胆管结石可能会导致假阳性结果。
因为进食后会导致胆囊收缩,促进胆汁排空,进而引起胆管压力增高,使胆汁流动速度加快,从而将潜在的微小结石推动至狭窄处而显影,所以会出现假阳性的结果。为确保准确性,应避免在进食后立即进行检查。
如果患者处于急性发作期,此时进行肝内胆管造影术、CT扫描等影像学检查也可能显示异常发现,但不一定是新出现的问题。这可能是因为炎症引起的局部组织密度改变与结石存在混淆。
在诊断肝内胆管结石时,应考虑多种因素,包括既往病史、症状以及影像学表现。建议患者遵循医嘱,在合适的时间进行检查以获得准确的结果。

2023-12-28
相关问答 查看更多

拖动滑块,使图片角度为正

请求失败,请重试